CMS专题

问答题什么叫“摹帖”和“临帖”、怎样临帖?

题目
问答题
什么叫“摹帖”和“临帖”、怎样临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主张“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是明清书家()。

A.徐渭

B.王铎

C.翁同龢

D.朱耷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这几种方法。

  • A、对临
  • B、格临
  • C、背临
  • D、向临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王铎在书法练习上,能够做到“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见,终身不易”,不断地汲取传统书法精髓,领悟、创造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什么叫“读帖”,怎样读帖?


正确答案:“读帖”,就是看帖和观帖,不过“读帖”似乎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思。读书不但要逐字逐句看,还要领会全文的意义。所以“读”要比“看”或“观”要求更高一些。名帖往往初读似乎极其平淡,但越读越有味道。传说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文,起初只是“驻马观之”了事,待走了几步之后又返了回来“下马观之”,越看越好,最后索兴睡在那里,仔细地看了三天方才离去。话虽这么说,读帖也像读书一样,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全部领会得了的。它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深入的。一般来说,初始容易觉察到字体的粗细和结构特点,如同看见一个人先看到他的高矮胖瘦一样,这在临写过程中是比较容易觉察出差误的,也比较容易得到纠正。用笔就细微多了,应特别认真琢磨下笔、收笔和转折之处的关键部位。有了领会,去指导实践。实践之后发现不足,又去读帖,便又有所体会,再去实践。如此反复,互相推动,不断深入,才能迅速提高。所以赵孟頫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帖是静止的,作者的书写动作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到。但是通过反复深入地读帖、玩味、琢磨之后,仿佛看到了作者书写时用笔的情景,一个个字体活泼泼地展现在眼前,然后下笔,往往可得神似。这就是所说的把帖读活了。至于拓印的碑帖,难度就更增加一层了,因为刀刻的缘故,真实笔迹往往为其所泯灭,这就有一个复原问题,不加深入细读是很难办得到的。初学临帖,宜专一深入。待有一定基础之后,便须广泛涉猎,以取各家所长为我所用,自辟蹊径。但是名帖浩繁,不可能一一都加以临写,更不能反复深入临写。这就需要浏览记之成诵,于书写时融入之。读帖有多种方式:临写之前和临写之时读之,可收“立竿见影”之效;空闲时把手读之,可得偶然启发,豁然开朗之妙;如果张贴墙壁,随时读之,既可节省时间,又可积少成多,时时感受,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5题:

什么叫“摹帖”和“临帖”、怎样临帖?


正确答案: “摹帖”和“临帖”,也合称“临摹”。“临摹”就是俗话说的“照着写”。它是初学书法继承传统的必经之路。一般地说“临帖”,也包括“摹帖”。细致点说,二者是不同的。“摹帖”是用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字帖上,然后按底样描下来。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双钩。即用细线将字的轮廓钩画出来。通过钩画了解原字的用笔和结体,然后再根据用笔特点填墨,所以又叫做“双钩廓填”。好的双钩廓填最接近原作。现今流传的所谓王羲之墨迹,就是唐代采用这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二、单钩。即沿笔画的中间画一条单线,然后再沿单线运笔写出字体。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字体结构。
三、满摹。即在覆盖于帖上的透明纸上直接运笔一次描成,以锻炼用笔和掌握字体的结构。有一种印作红色的字帖,用笔蘸墨描成黑色,称为“描红模”,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还可以避免看不清底样的缺点。如买不到红模,可以用复印的方法代替。摹写的一个好办法是做一个“透写台”,将一块玻璃嵌在桌
面上,下面装一个电灯。摹写时将复印的字帖放在玻璃上,帖上再覆盖以写字之纸,然后开灯照亮,字形便清楚映出,即可进行摹写,不但方便,且无污损字帖之虑。
“临帖”是将字帖放在一旁,看着字帖上的字,直接在纸上写出来。所以临帖已是较摹
帖前进了一步。临帖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对临。把字帖放在一旁,照着上面的用笔和结构写。对临的基本要求,如孙过庭《书谱》所说:“拟之者贵似”,越像越好。临帖时不要看一笔写一笔,那样容易支离不贯气。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写后加以对照,有不像的地方就再写一次,如果还不像,就再写,直到写像为止。这样,比一个字只写一次印象深刻,收效大。一个字一个字写正确之后,就可以看两三个字、以至一行字之后再写了。
二、背临。也就是默写。待一行一行临写的比较熟悉之后,便可以不看字帖,全凭记忆来背写了。写后对照,也如对临一样,反复修正。
三、意临。对临和背临的目的,在于继承,所以贵似,也就是常说的“先与古人合”。而意临是将所临之帖参入己意,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古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常说的“后与古人离”。我们若将苏东坡临王羲之的《讲堂帖》、米芾临王羲之的《元日帖》、王铎临王羲之的《远嘉兴帖》和原作之间加以对照的话,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是如何通过意临而加以发挥的。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意临决不是随心所欲地信笔挥写,没有一定的功力和成熟的构思是办不到的。
所以不妨在背临和意临之间加一个运用的过程。即用所临的字体写一幅字,其间必有没有临过的字,看看能不能配得谐调一致。米芾初期的书法,人称“集古字”,后来才形成独具一格的“米体”。这正是一个从临摹到创新的必经之路。
总的来说,正如宋代姜夔《续书谱》所指出的那样:“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每人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对摹与临作具体安排,而以由形似到神似为追求目标。

第6题:

临帖的最好方法?


正确答案: 读帖---摹帖--临帖--背帖

第7题:

临帖的方式,与读帖的博与杂相反、是求精求专,特别是初入门的人,切不可频频换帖,今天写颜,明天学欧,朝三暮四地临习,这样不会有进步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临帖的基本方法有()

A.仿格临

B.对格临

C.去格临

D.背临


参考答案:B, C, D

第9题:

什么是读帖,怎样读帖?


正确答案: 有经验的书法家都主张学习书法要读帖。所谓读帖,实际上是看帖。这里帖的含义较广,它包括碑版、刻帖、墨迹。概言之,帖是指供人们临摹、欣赏的法书。读帖就是通过观察,仔细对帖上的书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书写的方法和规律,为临摹作好事前准备,为书法创作供以借鉴。
古人学习书法十分重视读帖的功夫,《新唐书》上曾记载了欧阳询看碑的趣事:他“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一块索靖书的碑,被欧阳询连看三日,就可知他观察之细,体会之深。此事历来被传为美谈。
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姜夔也说:“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视、思其运笔之理。”由此可知,读帖确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读帖主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笔、二是结体、三是章法。在观察法帖的用笔时,对每个字的基本笔画都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每一点一画是怎样写的?怎样起笔?怎样收笔?点划之间是怎样呼应?有些什么共同规律?同样的点画又是怎样变化的?它的用笔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的书家写的字,如欧体、褚体、颜体、柳体等,它们用笔有那些共性和个性?相同的字体而风格不同,如汉隶《石门颂》、《曹全碑》、《华山碑》等,它们的用笔又是如何区别表现的?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在观察字的结体时,要认识到它的特征。为什么有的字结体很雄壮?为什么有的字又很秀丽?为什么有的结体很茂密?为什么有的结体又很疏朗?它们每个字的笔画之间配搭,造成的大、小、宽、窄、高、低、斜、正的关系怎样?又是怎样处理各部位之间的主次、黑白系的?在分析法帖章法布局时,首先要注意到字与字之间的引带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其对大小、长短、错落、粗细、燥润等关系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又如何在整篇中得到统一?通篇的气势怎样?表现了什么样的神韵和境界?这些要在读帖中细心领会。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里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前句是指读帖,后句是指临帖。读帖要达到精的地步,事实上是很难的。在读帖的过程中,对法书的分析研究,其认识的深度是因人而异,它与各人的修养有关。要想自己具有较高的读帖能力,就得加强知识修养的培养,加强书法实践的锻炼,逐步提高鉴赏力。
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一下子读帖能“精”、临帖能“似”是办不到的事,它们中间要经过一个反复熟悉和理解的过程。读帖是为了更好地临帖,而在临帖的实践中,又能使读帖认识深化,读帖和临帖之间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前人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参考,如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初学字,不必多费楮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观之,既复,背帖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笔而追之,似乎了了于心,不能了了于手,再学再思,再思再学,始得其二三,既得其四五,自此纵书以扩其量。”通过这样反复的心摹手追,循序渐进,才能使书法水平逐渐提高。
初学者读帖最好是选墨迹影印本来读,因墨迹影印本清晰易读,其中用笔的细微部分都能看清楚。而碑帖因年代久远,一些点画有损泐,初学者容易误把残破的地方当成字本身的部分,以至临写时失误。另外,事前能找行家来指导一下,或者找一些入门的理论书来看一下,都很有必要,可以少走些弯路。

第10题:

什么是碑,什么是帖,它们之间怎样区别?


正确答案: 碑,最初是指竖在地上的石头,所以《说文解字》释为:“碑,竖石也。”其用途有三种:一是设在宫中,用以观日影,测方向,辨时刻;二是置在祠庙中,用以拴祭祀牲口;三是竖在墓穴边,为葬礼引棺入墓,施轳辘之用。那时的碑是没有文字的,与书法无关。此后,刻了文字的碑才是书法艺术中称的“碑”,它又称碑刻。如汉代的《史晨前后碑》、《张迁碑》,唐代的《多宝塔碑》、《神策军碑》等,就连秦代的刻石,汉代的摩崖、题刻,六朝时的墓志等,后人也称它们为碑,大凡对古代有刻字的石头,在习惯上都通称碑刻。
帖的原义是《辞源》中所说:“帖,以帛作书也,书于帛者曰帖。”与现在书法艺术中说的帖义完全不同。“帖”的含意经过了几次变化:在隋、唐时,帛书犹未绝迹,其时凡属写字的小件篇幅,皆称之为帖,帖即为写件之名;从后汉开始,就有保藏书家手迹的俗尚,那时凡书家所遗的短札尺牍为世所宝者,称之为帖,如陆机的《平复帖》等,帖即为名人翰墨之名;宋时有收罗古代书家手迹用以刻石之举,称为汇帖或丛帖,帖即为摹刻上石或上木的法书之名;在清代有碑学和帖学之分,帖又成了书体流派之一的名称;现在我们所说的帖,按照约定俗成,一般是指历代法书的拓片被装裱成册页,和法书的印刷品,用以作为习字的范本,如《宣示表》、《十七帖》、《淳化阁帖》、《苏东坡墨迹选》等。
碑和帖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人们往往把它们混淆,碑帖不分的现象,连一些书家也未能免俗,不仅今日如此,而且古亦有之,因碑帖确有难于分辨之处。有人力图对此进行严格划分界限,如主张以竖石为碑,横石为帖;或主张以文字内容为准,符合“述德崇圣”、“铭功”、“纪事”、“纂言”这四种内容的石刻才能称碑,此外,“皆非碑也”;或主张一切刻石文字(墨迹摹勒上石除外)统称为碑,等等,均难以尽如人意。现在又有人提出了碑帖区别的六条标准:一、功用不同——碑是为了追述世系,表功颂德或祭祀、纪事用的;而刻帖是专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拓本)。二、文字内容不同——碑既为了颂德纪事,故有一定的文字格式和内容;帖则以书法优劣为选择标准,书法精者片楮只字皆收,故内容庞杂,形式不一。三、书体不同——隋以前的碑都是以篆、隶、楷书入碑,唐初始有行书入碑,草书除武则天《升仙太子碑》外绝少有之;而刻帖则以简札为主,故行草小楷居多。四、形制不同——碑是长方形的竖石,高辄丈余,有额,有趺,往往四面刻字;帖为横石,一般高不盈尺,无额无趺,一般只正面刻字。此外,帖有木刻,碑则绝少。五、上石之法不同——碑大都是书丹上石,帖大都是摹勒上石,书丹是用朱墨直接写在石上,摹勒是从真迹钩摹上石。六、刻法不同——古碑之刻,有时因循刀法,与书丹原迹容或有所出入,北朝碑刻,有的甚至不书丹而直接奏刀;帖则必须忠于原作,力求刻成后的效果与原作毕肖。这六条标准是在总结前人如何划分碑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仍有不严密之处,如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神策军碑》等唐代一些名碑,刻工精美,保留了原作的神貌,按其第六条标准,这些碑统统都应属于帖了,但它们确是赫赫有名的碑。又如《怀仁集王字圣教序》,若按其第二条、第四条标准,它应是碑;若按其第五条、第六条标准,它应是帖;而按其第一条标准,它既是碑又是帖。所以这六条标准是有漏洞的。即使如此,仍不失是目前区别一般碑帖的较好标准,按其六条标准区分碑和帖还是大体可以的。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硃笔写碑的目的是为了刻,摹勒上石的帖是为了传真,两者性质完全不同,这也是碑帖区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