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正确答案: (1)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步增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2)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第2题:

简述我国为实现人口、农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实施的政策。


正确答案: ①保护耕地;
②保护基本农田;
③实行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④实行退耕还林(草);
⑤实施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⑥保护森林资源;
⑦保护草原。

第3题:

联系实际,谈谈加快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正确答案: (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
(2)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以农村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4)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6)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切实解决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

第4题:

简述发展观光农业对我国乡村建设有何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1、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
2、有利于提高新农村的管理水平。
3、有利于提供村民的文明素质。

第5题:

简述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的基本思路和预测内容。


正确答案: 基本思路:一般用定额指标法。
预测内容:城镇居民点用地预测、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独立工矿用地预测、特殊用地预测、交通用地预测和水利工程用地预测

第6题:

简述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正确答案: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①总体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对实行分级预算体制来说需要将原则具体化;
②关于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规范的分级预算体制要求以法律形式具体化,力求分工明确,依法办事;
③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而言,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但在具体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2)规范收入划分。
①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连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
②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
③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
(3)调整集权与分权关系。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收支划分上面。
①从支出方看,多数支出项目是由接近基层并熟悉居民偏好的地方来执行和管理,所以地方支出在总支出中占较大的比重;
②从收入来看,为了均衡横向不平衡,贯彻中央的宏观政策,中央财政收入应占主导地位。这也是各国实行分级预算体制通行的分配格局,几乎没有例外。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并举的微调方式向目标模式逼近。

第7题:

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正确答案: (一)种植业发展不稳定,增长率呈周期性波动
(二)农民纯收入增长缓慢
(三)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多
1.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
2.农产品价格体系与市场机制的要求差距甚远
3.农民组织程度低,缺乏与市场连接的中介
4.农产品市场形态初级化

第8题:

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正确答案: (一)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
(二)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
(三)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四)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五)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9题:

简述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一)探索阶段:特点: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启动了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1989年,我国最早从事生态农业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成员。目前,中国的IFOAM成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个。
1990年,根据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茶叶贸易公司的申请,加拿大的国际有机认证检查员JoeSmillie先生受荷兰有机认证机构SKAL的委托,在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室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对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的2个茶园和2个茶叶加工厂实施了有机认证检查。此后,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这是在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有中国专业人员参加的有机认证检查活动,也是中国大陆的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
(二)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开展了相应的认证工作,同时根据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
1992年,中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负责开展中国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年起,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即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CGFDC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认证机构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并参照IFOAM以及欧美日等有机食品标准和法规,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准则》,并开展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
1994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农村生态研究室改组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2003年改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1999年3月,位于杭州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在原OFDC茶叶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园、有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认证。
(三)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最初由设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认可委员会”负责。根据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精神,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将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转交国家认监委。到目前为止,经国家认监委认可的专职或兼职有机认证机构总共有8家。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有机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
目前在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的还有几家外国有机认证机构。最早的是1995年进入中国的美国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该机构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
OCIA中国分会。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和OCIA-JAPAN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

第10题:

简述我国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1)观光农业的经济生产功能下降;
(2)农业生产环节污染严重;
(3)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4)旅游活动的开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
(5)社区参与程度不高,开发模式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