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2006年8月,刘某通过某亲戚弄来假币5万元,他让其朋友张某帮助他联系买主,张某经多方联系,告知李某说有人愿意以实物换取假币。10月份,李某在张某的介绍下以8000元假币换取刘某的一部三星牌手机。后李某又以2万元假币换取冯某的一台联想牌电脑,又用剩余的假币换取徐某销售的一辆摩托车。买主刘某在使用换取的假币在人民商场购物时被人识破,公安机关根据刘某的交代将李某抓获。请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李某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B李某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C刘某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D冯某、徐某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题目
多选题
2006年8月,刘某通过某亲戚弄来假币5万元,他让其朋友张某帮助他联系买主,张某经多方联系,告知李某说有人愿意以实物换取假币。10月份,李某在张某的介绍下以8000元假币换取刘某的一部三星牌手机。后李某又以2万元假币换取冯某的一台联想牌电脑,又用剩余的假币换取徐某销售的一辆摩托车。买主刘某在使用换取的假币在人民商场购物时被人识破,公安机关根据刘某的交代将李某抓获。请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李某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B

李某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

C

刘某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D

冯某、徐某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被宣告死亡后,其妻李某改嫁于刘某,1年后刘某死亡。2年后张某出现,遂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被撤销后,张某与李某原有的婚姻关系()

A.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李某同意后自行恢复

D.经张某同意后自行恢复


参考答案:B

第2题:

李某是刘某的朋友,某日李某在帮刘某盖房时,不慎将路过的行人张某砸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应该是李某。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赌徒刘某最近连输了几笔钱,某日,他在商店发现一男子张某买东西时出手大方,感觉此人有钱,决定绑架他。于是刘某就尾随张某,当行进至一偏僻胡同时,刘某从后面上前将其击昏,后叫来出租车谎称该张某是他朋友喝多了要送回家。刘某叫司机将车开到自己家,他把被击昏的张某背到屋里,这时张某醒了过来,刘某叫他给家里打电话交10万元再放他走。张某给家里打了电话后,刘某突然想起张某身上应该带着钱,便以殴打为手段,逼迫张某交出,张某被迫交出随身带着的7000元钱。下列关于对刘某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应定绑架罪从重处罚

B.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绑架罪

D.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ABC
【考点】绑架罪;抢劫罪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第3项规定,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绑架勒赎本身就是以获取被绑架人或其亲友财物为目的,因此,在控制被绑架人后掳走其随身携带的财物,无论数额大小,对绑架-A.r6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反之,指望绑架人不掳走被绑架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则与常理不符。对这砘情况如以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实质上是将一个暴力劫持或拘禁行为既用作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又用作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有违“禁止重复评价”的刑法原理。

第4题:

张某、王某是好朋友,张某出资2万元,王某出资3万元,共同投资了一饭馆,由张某经营,利润按比例分享,亏损由双方按比例分担。后经营不善,王某提出散伙。饭馆现有资产5.5万元。 问:若张某提出将王某应有的份额卖给自己,王某不愿意,后张某提出4万元买下王某的份额,王某则称宁可以3万元卖给他人,后王某以2.5万元卖给了李某,为此,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王、李的买卖行为无效,王某应将份额出售给他,其主张是否成立?


正确答案: 张某主张王、李买卖行为无效的主张成立。
因为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在同等条件下,合伙人有对合伙份额的优先购买权。

第5题:

张某被宣告死亡后,其妻李某改嫁于刘某,1年后刘某死亡。2年后张某出现,遂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被撤销后,张某与李某原有的婚姻关系()

  • A、自行恢复
  • B、不得自行恢复
  • C、经李某同意后自行恢复
  • D、经张某同意后自行恢复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共用题干

关于假币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将白纸外面裹上一层假币冒充5万元假币出卖给张某,张某以2折的价格将假币买回,王某构成出售假币罪
B:赵某因治安处罚被罚款5000元,为少交罚款,赵某以1000元买来5000元假币用于交纳罚款,赵某构成购买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C:李某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证明自己的履行能力,拿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李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D:刘某用1万元假币冒充真币购买液晶电视一台,刘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答案:D
解析:
首先,甲、乙构成高利贷转贷罪而不是骗取贷款罪。甲、乙的行为虽然也是骗取贷款的行为,但刑法对这种骗取行为有特别的规定,高利转贷罪,因此对甲、乙的行为只能认定为高利转贷罪。事实上,甲、乙的行为尚不构成骗取贷款罪,因为该罪要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才能构成。甲、乙个人收受了好处费,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这都是没有争议的。
依据《刑法》第172条的规定,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甲明知是假币而用于还债,构成使用假币罪;乙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构成持有假币罪。因此,A选项正确。
A诈骗罪,B一罪,C诈骗罪的方式。

第7题:

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意表示
  • D、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A

第8题:

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参考答案:A

第9题:

张某与李某为夫妻,二人约定日常所得的财产为各自所有。后张某因做生意亏本欠朱某5万元钱,但朱某对张某、李某的财产约定并不知情。此时,张某欠下的5万元()。

  • A、 先由张某清偿,张某不能清偿的再由李某清偿
  • B、 以李某的个人财产清偿
  • C、 以张某的个人财产清偿
  • D、 以张某、李某的共同财产清偿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张某是某市教育局局长,王某找到李某(张某的情人),让其帮忙使他的女儿就读于重点中学,并送给李某现金10万元。李是通过与张某的关系,找到负责具体招生录取的工作人员林某请其帮忙,并向林某承诺张某会把他提升为副科长,对此张某并不知情。于是林某违反规定,让王某的女儿顺利进入重点高中。对于李某的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介绍贿赂罪
  • B、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 C、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