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甲企业2011年6月20日购置一台不需要安装的A设备投入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为()A 350万元B 118.4万元C 312万元D 120万元

题目
单选题
甲企业2011年6月20日购置一台不需要安装的A设备投入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为()
A

350万元

B

118.4万元

C

312万元

D

120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企业接受海外捐赠的设备一台,同类新设备的市价为100万元,估计成新率为60%,预计尚可使用6年,预计净残值为6.3万元。支付关税5万元,国内运杂费1万元,设备己安装完毕,支付安装调试费2万元。则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68

B、61.7

C、101.7

D、66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某企业2003年6月20日购置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甲设备投入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37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3年12月31日和2004年12月31日分别对甲设( )。

A.88.8

B.118.4

C.128

D.136


正确答案:D
(1)2003年计提折旧370×2/5×6/12=74(万元),  
2003年账面净值=370—74=296(万元),2003年可收回金额=300(万元)  
所以2003年计提减值准备=0  
(2)2004年计提折旧=370×2/5×6/12+(370—370×2/5)×2/5×6/12=118.4(万元)  
2004年账面净值=370—74—118.4=177.6(万元)  
2004年可收回金额=160(万元)  
2004年计提减值准备=177.6—160=17.6(万元)  
(3)2004年度因使用甲设备而减少的当年度的利润总额=118.4+17.6=136(万元)

第3题:

甲企业作为承租人租入一台设备,该设备全新时预计可使用11年,租出方已使用1年;甲企业的租赁期为8年;承租人租赁期满时将以0.1万元的优惠价格购买该设备,而预计该设备在租赁期满时的公允价值为30万元,则甲企业对该设备计提折旧的期限为()年。

A.1

B.2

C.8

D.10


参考答案:A

第4题:

企业2007年3月购入并投入使用不需要安装设备一台,原值8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企业在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344

B.240.8

C.206.4

D.258


正确答案:D
该企业在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860×40%×9÷12=258(万元)

第5题:

设某企业仅产销一种产品,年产销量为80000件。该产品单位售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年固定成本600000元。该企业现拟购置一台专用设备,价值120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残值20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使单位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下降40%。要求:分析该企业是否应购置该项设备。


正确答案:解:①购置设备前可实现的年贡献毛益总额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50-30=20元 
可实现年贡献毛益总额=20×80000-600000=1000000元 ②购置设备后可实现的年贡献毛益=50-30(1-40%)=32元 新的年固定成本=600000+(1200000-200000)/5=800000元 可实现年贡献毛益总额=32×80000=2560000(元) 256000-1000000=1560000元。可见,购置设备后每年可增加贡献毛益1560000元,故该方案可行。

第6题:

2014年甲公司购置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


参考答案:第一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5)=240(万元)
第二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2/5)=144(万元)
第三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2/5)=86.4(万元)
第四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86.4)/2=64.8(万元)
第五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86.4)/2=64.8(万元)

第7题:

某企业2007年6月20日购置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甲没备投入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37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2月31日分别对甲设备进行检查,确定甲设备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300万元和16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8年度因使用甲设备而减少当年度的利润总额为( )万元。

A.88.8

B.118.4

C.128

D.136


正确答案:D
解析:(1)2007年末甲设备已提折旧=370×(2÷5)÷2=74(万元)
(2)2007年末甲设备账面价值=370-74=296(万元),小于可收回金额300万元。
(3)2008年上半年甲设备应提折旧为74万元,下半年应提折旧=(296-74)×(2÷ 5)÷2=44.4(万元)。
(4)2008年末甲设备账面价值=296-74-44.4=177.6(万元)
(5)期末应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77.6-160=17.6(万元)
(6)2008年度因使用甲设备而减少当年度的利润总额=74+44.4+17.6=136(万元)

第8题:

某企业2004年6月20日购置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甲设备投入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37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4年12月31日和2005年12月31日分别对甲设备进行检查,确定甲设备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300万元和16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5年度因使用甲设备而减少的当年度的利润总额为( )万元。

A.88.8

B.118.4

C.128

D.136


正确答案:D
解析:(1) 2004年计提折旧=370×2/5×6/12=74(万元)
  2004年账面净值=370-74=296(万元)
  2004年可收回金额=300(万元)
  2004年计提减值准备=0
  (2) 2005年计提折旧=370×2/5×6/12+(370-370×2/5)×2/5×6/12=118.4(万元)
  2005年账面净值=370-74-118.4=177.6(万元)
  2005年可收回金额=160(万元)
  2005年计提减值准备=177.6-160=17.6(万元)
  (3) 2005年度因使用甲设备而减少的当年度的利润总额=118.4+17.6=136(万元)

第9题:

甲公司是一个制造企业,为增加产品产量决定 添置一台设备,预计该设备将使用2年。如果自行购置该设备,预计购置成本100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税法折旧年限为5年,无残值。2年后该设备的变现价值预计为500万元。营运成本每年48万元,甲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为10%,则承租人的税前损益平衡租金为( )。 A.433.86B.416.28C.312.21D.326.21


正确答案:B
年折旧=1000/5=200(万元),2年后资产账面价值=1000—200×2=600(万元)2年后资产税后余值(残值税后流入)=500+(600—500)×25%=500+25=525(万元),2年后资产税后余值的现值=525×(P/F,10%,2)=433.86(万元);计算每年的折旧抵税一200×25%=0(万元),计算年税后营运成本=36;税后损益平衡租金=(1000—433.86)/(P/A,10%,2)+3650=326.21+36—50=312.21(万元)计算税前损益平衡租金=312.21/(1—25%)=416.28(万元)。 

第10题:

甲企业2007年12月21日购入一管理用设备并投入使用,入账价值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l0年,预计净残值为l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9年l2月31日该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为ll0万元。假设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不变,则2010年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应为()万元。

A.12.5

B.13.75

C.14

D.15.25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确定减值之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50-(150—10)÷10×2=122(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ll0万元。因此,该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减值以后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可收回金额确认账面价值ll0万元。因此,本题2010年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110—10)÷(10-2)=12.5(万元),答案是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