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请简单描述TD-SCDMA系统的远近效应

题目
问答题
请简单描述TD-SCDMA系统的远近效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T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A. 多径衰落

B. 时延扩展

C. 多址干扰

D. 远近效应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TD-SCDMA关键技术联合检测优点包括()

A.降低干扰

B.增大容量

C.降低功控要求

D.削弱远近效应


参考答案:A, B, C, D

第3题:

什么叫远近效应?在什么系统中远近效应问题较突出?如何克服?


参考答案:当基站同时接收从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要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A的到达功率,若二者的频率相近,则距离基站近的移动台B就会造成对距基站远的移动台A有用信号的干扰或抑制,甚至将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淹没。这种情况就成为远近效应。克服远近效应的措施主要有两个:1、使两个移动台的所用频道拉开必要的间隔2、移动台端加自动功率控制,使所有工作的移动台达到基站的功率基本一致。

第4题:

功率控制可以克服TD-SCDMA系统的“远近效应”,并减小UE的功耗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请简单描述TD-SCDMA在3GPP各个阶段采用的技术及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


正确答案: 1)在3GPP的R4阶段,下行数据速率可达640Kbps。
2)在3GPP的R5阶段,TD-SCDMA引入了HSDPA的概念,提高了下行数据接入速率,单载波最大理论速率提高到了2.8Mbps。
3)在3GPP的R6阶段,TD-SCDMA引入了MBMS(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技术,用于更好地支持手机电视之类的流媒体业务。
4)在3GPP的R7阶段,TD-SCDMA还将引入HSUPA技术,提高上行数据接入速率,单载波最大理论速率提高到了2.8Mbps。
5)到了LTE阶段,下行数据速率可达100Mbps,上行数据上传速率50Mbps。

第6题:

(b)什么是远近效应?在CDMA系统中,用户克服远近效应的技术是什么?(3分)


正确答案:
远近效应是指当基站同时接收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由于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信号较强,距离较远的移动台信号较弱,则距离基站近的移动台的强信号将对另一移动台信号产生严重的干扰。在CDMA系统中,克服“远近效应”的技术是功率控制技术。

第7题: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时会出现远近效应的干扰,请简单回答。


正确答案: (1)产生这种干扰的原因: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当基地台同时接收从几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信号时,若这些频率相同或相近,则距基地台最近的移动台就会对距离远的移动台造成干扰或抑制,甚至信号淹没。使基地台很难收到远距离移动台的信号,这就是近端对远端的干扰,也称远近效应。
(2)克服这种干扰的措施: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远近效应的问题比较突出,克服这种干扰,可以增大频距,减小场强的变化范围。采用自动功率控制电路,移动台根据收到基地台信号的强弱,自动调节自己的发射功率,缩小无线服务区,降低移动台的发射功率。

第8题:

功率控制可以克服TD-SCDMA系统的“远近效应”,并减小UE的功耗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9题:

请简单描述TD-SCDMA系统的远近效应


正确答案: 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也在随机变化,若各移动用户发射信号的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时信号的强弱将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站远者信号弱。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将进一步加重信号强弱的不平衡性,甚至出现以强压弱的现象,并使弱者即离基站较远的用户产生掉话(通信中断)现象,通常称这一现象为远近效应。

第10题:

请简单描述TD-SCDMA系统的越区覆盖情况?


正确答案: 当选择市区或郊区高山或过高的高楼建站,不能很好的控制传播,可能产生越区覆盖;
当确定站址及天馈主瓣方向时,若小区方向与具有波导效应的地物如街道、江河走向一致也可能产生越区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