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答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题目
问答题
简答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学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 )。

A、教学模式设计

B、教学产品设计

C、教学目标设计

D、教学内容设计


参考答案:B

第2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简答题]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2][简答题]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答案:
解析:
1.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掌握用秤称量物体的方法。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2.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两样东西,猜一猜,哪个更重?你怎样知道是它重?(面条和苹果)
学生可能会说用秤称,可能会说掂一掂,还可能说看标签……
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作物体的质量。
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1.出示:常见的秤挂图。
师:刚才说可以用秤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在哪里见过?
2.介绍一些常见的秤。重点介绍天平和盘秤。
小结:它们都可以用来称物品的质量。
3.揭示课题。
师: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三、认识克,感受1克和几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感受1克的质量。(1个2分硬币)
师:你想知道1克是多重吗?
学生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很轻)
2.说一说,你觉得哪些物品也是大约1克。(药片、小发卡、纽扣、小螺丝、一粒花生、一个乒乓球、一片树叶……)
3.掂一掂,比一比。分别掂一掂一支铅笔、一袋米、一包盐的重量,比一比谁重,感受几克、100克、500克的重量。一般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用字母表示是g。
4.估一估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称一称。(1本数学课本大约重150克)
5.介绍天平。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到一种秤——天平。
四、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感受1千克。
师:物体有轻有重,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时我们就周千克做单位。那1千克有多重呢?
1扎面条的重量就是1千克,也可以用1kg表示。
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1扎面条,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学生用手掂一掂)
师:你觉得1千克怎么样?(挺重)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但斤不是国际通用单位。
2.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判断: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
小结:不论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是一样的。
4.估计几千克,称书包。
师:你估计书包有多重?你是怎样估计的?(引导学生与1千克对比)
师:好,咱们用盘秤来称一称,看你估计得准不准确。(指导学生使用盘秤)
(出示盘秤)观察一下盘秤,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看到指针和单位千克)
5.当我们用盘秤称东西的时候,当指针指到1就表示1千克。下面,我们就来称1千克的东西吧。(称1千克的东西:1扎面条、1罐奶粉、两袋盐……)
6.称一称:1千克苹果有几个?1千克香蕉有几个?
7.活动:感受几十千克,称体重,互相抱一抱。(体重在20~35千克)
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一包食盐有500克,两包呢?
生:1000克,因为500克加500克等于1000克。
师:再用盘秤称一称两包盐的重量。指针指向l,两包盐的重量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等于1000克)
5千克等于多少克?3000克等于多少千克?
六、拓展深化
1.玲玲是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她对周围物体的质量可感兴趣了,下面是她称出的物体的质量,这个马大哈,把什么给漏了,你能帮她补上吗?(课本第89页第4题)
2.认真阅读玲玲的日记,你能发现什么?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天早晨,我从1千米高的床上起来,拿起重9千克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2克的书包,穿上250千克重的鞋上学去了。
七、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第3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知与行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学习间接知识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重要条件,二者可相互转化

3、知情意统一。是教学内在因素它的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也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运用有关。教师教学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举止言行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它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现代教育论强调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第4题: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简述估算与精算的区别。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估算与精算相互补充,在实际运用有不同的功能。对于一些问题可能只需要估算,就没有必要一定要精算。有时在精算的过程中也用到估算。如乘法运算时先估计结果是几位数,可以简单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2.
①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3.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了。老师前几天也和同学们一样去郊游了,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老师把这些图片都洗出来了。想要吗?比一比哪一组表现最好,就奖励给哪一组。大家加油哦!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打下伏笔。)
二.建立模型
1.你们想去吗?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车幻灯片)
2.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272人,四年级师生共230人,五年级共有师生368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说一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同桌讨论如何安排车辆。
4.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5.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应用拓展
完成“试一试” 习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第5题: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简述英语课程创设情境的方法。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①以歌曲组织教学引入;②会话导入;③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④看图说话;⑤用打字形式辅助英语学习法;⑥利用《轻轻松松背单词》软件,创设英语学习的情景。

2、①能力目标:
能够简单介绍学校校舍的分布情况,如:This is the teacher's office.That is my classroom.
②知识目标:
掌握A、B部分Read and match的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会听、说、读、写。
③情感目标:
注重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构思未来学校的蓝图。

3、
1.导入(Lead-in)
(1)Enjoy a song:“Our school”
(2)Let’s chant:
Where is my pen? Here it is.
Where is my bag? Here it is.
Where is my ruler? Here it is.
理由:温故知新,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所讲知识点上来。
2.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Let's learn
(1)教师指着教室问学生:This is our new classroom.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接着问: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Do you like our school?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school? Look! This is a map of our school.接下来教师借助校园分布图教授生词。
(2)教学“Where is the library? It’s on the first floor.”
a.借助教学楼图示呈现句子。
b.学生学说、认读句子。
(3)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本课时五个生词的正确读音。在练习library的发音时,可复习已学过的含辅音连缀的单词,如:ice-cream,brother, friend, hungry。
(4)游戏
a.小组比赛。教师出示一张词卡,如garden,组内学生依次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它单词,如:flowers, red, colour, trees 等,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也为继续学习Let's do 打下基础。
b.教师或学生做动作,让其他的学生猜并说出该单词。
Let's do
a.Listen and point.
学生听音,边听边手指图示
b.Listen and do.
c.Charades.
教师做出某种动作,让学生猜接下来的动作意图,或教师说出某种指令,让学生来说、做指令的后续动作。
理由:讲练结合,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习效果。

第6题:

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 )。

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
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
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
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

答案:D
解析:
依据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

故正确答案为D项。

第7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简答题]
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应如何开展识字教学。(8分)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22分)


答案:
解析: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具体开展识字教学时,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教师应当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附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开始,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3)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此外,写字、汉语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相辅相成,因此在具体教学中还应注意:
第一,对于写字教学,教师在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第二,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教师应使其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2、【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歌、舞”等13个生字。能够正确、整齐、规范地书写“万、丁、冬、百、齐”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3)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激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主动积累与春天有关的词语。
(4)能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3、【教学过程】
(1)影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语: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影像)。春姑娘邀请小朋友们一块儿去她的乐园里找春天,她还说:“只有细心和用心的孩子才能找到‘春天’,才能得到春姑娘的礼物!”
请学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找找“春天”的痕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将与本课有关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春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之后逐句解释,然后再次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及时对学生朗读中的问题进行指导。自由朗读结束后,对学生常见的朗读问题进行统一指导。最后请学生一起朗读,要保证字音准确。
在初读本课词语时,允许学生速度稍慢,以认读汉字为主。但在认识生字后,应按正常速度朗读,不能太慢或太快。
(3)细读课文,表达感悟,练习说话。
在读熟之后,让学生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等成语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画,或结合想象进行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成语的意思。
教师示范说话,例如: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然后请学生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小组练习说话。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将每个四字词语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表达及时进行指导,例如:“万物复苏”和“百花齐放”中的“万、百”表示很多,不是确指。此外,学生在练习说话时,应当表达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4)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教师改动词语或调换词语顺序,让学生认读。
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生字的认读。也可以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
“万、丁、百、齐”是要求既会认又会写的字,教师可以在学生识字过程中指导其书写。
(5)教学总结。
全班再次一起朗读课文。教师对生字以及需要会写的字进行总结,然后简要阐述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6)拓展延伸,交流积累。
①把今天学到的四字词语说给小伙伴或者父母听。
②把预习时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词语告诉小伙伴,并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来的。
③观察我们现在所处的季节,收集与该季节相关的词语。

第8题:

巴纳西宏观系统设计的基本观点包括()。

A、反复和螺旋式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快速原型

B、教学系统设计分析与综合的动态特征

C、存在于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多层次相互作用

D、参与性设计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练习1:请在下面各小题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练习2:请分别找出与?和?相等的数。

[问题1][简答题]
试简要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10分)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试拟定教学目标。(8分)

[问题3][简答题]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22分)


答案:
解析:
1、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一实验分析一合情推理一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

3、练习题1:你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写出一组与老师所说的分数相等的分数吗?
[设计理由]在学习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练习题2: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就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设计理由]通过学生自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阐述,培养他们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练习题3:请大家拿出1张长方形纸片,把它对折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3份,写上分数。再把它继续对折平均分成8份,看看原来的现在成了多少。继续折成16份,看看原来的现在又成了多少。
[设计理由]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直观形象地看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问,引导学生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

第10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简要分析歌曲的恩典。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音的高低知识点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全曲共八小节,四个乐句,独具匠心的旋律用较低的声音和“X X”的节奏相结合,表现大鼓的音色特点;用较高的声音和“XX X”的节奏相结合,表现小鼓的音色特点,使学生形象生动地感受到大鼓和小鼓声音在高低、强弱、音色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2、①知识目标: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②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③情感目标: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3、1.节奏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分辨音的强弱,并且通过唱、拍、舞、奏等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通过律动游戏“ 我的大鼓和小鼓” 来引入。
理由:让学生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加深对大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并且能在正确地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
2.音乐律动游戏“大鼓、小鼓唱”
在学生对强弱对比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时候,引入音乐的律动。请学生围成圆圈,听音乐律动。当听到大鼓和你问好的时候,用脚有节奏的敲击“1.2.3”;当听到小鼓和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你的双手拍肩。
理由:让学生体会强弱规律在音乐中的体现。
3.请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边演唱边演奏的活动。用生动的语言暗示学生表现出强弱规律。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想要表达的音乐和为音乐进行动作伴奏。让他们的音乐同时具备演唱、演奏和舞蹈的性质。教师组织大家一起来进行“我们是快乐的小乐手”歌曲表演环节,并请大家相互评价,表扬所有同学。
理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