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商业银行各类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A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的信用转换系数为100%B原始期限不超过1年和1年以上的贷款承诺的信用转换系数分别为20%和50%;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贷款承诺的信用转换系数为0%C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的信用转换系数为20%D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的信用转换系数为50%

题目
多选题
商业银行各类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
A

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的信用转换系数为100%

B

原始期限不超过1年和1年以上的贷款承诺的信用转换系数分别为20%和50%;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贷款承诺的信用转换系数为0%

C

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的信用转换系数为20%

D

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的信用转换系数为5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各类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说法正确的是:

A.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的信用转换系数为

B.原始期限不超过

C.票据发行便利和循环认购便利的信用转换系数为

D.银行借出的证券或用作抵押物的证券,包括回购交易中的证券借贷,信用转换系数为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若客户尚未违约,在债项评级中表外项目的违约风险暴露为( )。

A、表外项目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B、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
C、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D、表内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答案:C
解析:
C
违约风险暴露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为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第3题:

商业银行计算表外业务风险加权资产时,应将表外项目的名义本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获得等同于表项目的风险资产,然后根据交易对象的属性确定风险权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在计量各类表外项目的风险加权资产的时候,应该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接表内资产的处理方式计量风险加权资产。

  • A、信用转换系数
  • B、行业盈亏系数
  • C、资本积累率
  • D、指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A

第5题:

若客户尚未违约,在债项评级中表外项目的违约风险暴露为( )。

A.表外项目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B.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
C.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X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D.表内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X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答案:C
解析:
。违约风险暴露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 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为表外项目 已提取余额+信用转换系数X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第6题:

《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规定的调整后的表外项目余额计算方式,其他表外项目按照( )的信用转换系数计算。

A.70%

B.80%

C.90%

D.100%


正确答案:D

第7题:

若客户尚未违约,在债项评级中表外项目的违约风险暴露为()。

A.表外项目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B.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
C.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信用转换系数
D.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信用转换系数

答案:C
解析:
违约风险暴露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项目和表外项目的风险暴露总额。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为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信用转换系数。

第8题:

若客户尚未违约,在债项评级中表外项目的违约风险暴露为( )。

A.表外项目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B.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

C.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D.表内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正确答案:C
解析:违约风险暴露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为表外项目已提取余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第9题:

以下有关表外项目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说法错误的是()。

  • A、商业银行应采用信用风险转换系数估计已承诺但尚未使用部分的违约风险暴露
  • B、如果商业银行可以无条件随时取消贷款承诺,则相应信用风险转换系数为0%
  • C、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项目,信用风险转换系数为50%
  • D、商业银行应采用现额暴露法计算表外项目中汇率、利率等场外交易衍生工具的违约风险暴露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风险权数系统包括()

  • A、表内资产的风险权数
  • B、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
  • C、表内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
  • D、表外资产的风险权数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