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阶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阶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80年代,中国广告在摸索中前行,1985年以后,中国的广告公司服务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始走向了一个以创意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发展阶段。我国引入“广告策划”的概念大约是在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合资公司大批出现,外来资金带来的行业发展与整合,使得中国广告公司深受影响,跨国策划咨询公司也逐步踏入中国,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参考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1950-1955年)
从犯罪类型看
一是暴力性犯罪多;
二是反革命破坏案件多;
三是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从犯罪人员看
一是,敌对分子多;
二是,惯犯、累犯多。
二、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时期的犯罪状况(1956-1965年)
第一,犯罪较之前一时期明显减少。
第二,犯罪类型结构中,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犯罪成员中,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状况(1966-1976年)
第一,犯罪数量增多,发案率较高。
第二,财产犯罪多。
第三,青少年犯罪增多。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犯罪状况(1977-1996年)


第2题:

简述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阶段。
80年代,中国广告在摸索中前行,1985年以后,中国的广告公司服务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始走向了一个以创意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发展阶段。我国引入“广告策划”的概念大约是在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合资公司大批出现,外来资金带来的行业发展与整合,使得中国广告公司深受影响,跨国策划咨询公司也逐步踏入中国,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第3题: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

第4题:

什么是宪法?新中国宪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政权的组织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1954年宪法。这部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为普通立法提供了原则和依据,为法制建设做出了贡献,是社会政治、经济处于过渡时期的产物。
(2)1975年宪法。左倾色彩浓厚,内容简单,规范疏漏,文词含糊,很不完善,是一部有严重错误的宪法
(3)1978年宪法。粉碎四人帮后颁布,左的遗毒未清,未能纠正文革的错误理论、政策、口号,是一部有明显缺陷的宪法,条文也不够完备严谨。
(4)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是改革的产物,它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结构也作了符合世界宪法发展趋势的调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第5题:

简述广告对中国电视的发展促进和消极作用?


正确答案: 一)在中国电视的繁荣之路上,1979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广告的出现对中国电视的作用是双重的。
二)首先它对电视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①电视台实行市场化改革后,企业和品牌十分看重电视的传播价值,因而电视广告全面繁荣,成了与电视节目并生并荣的“电视产品”。广告更是成为电视媒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目前电视节目的商业化程度日益增加。广告的出现,虽不讨观众喜欢,却为电视节目提供了经费,注入了活力。如今年《中国好声音》和加多宝的成功说明了这一点。其实这对于广告商和电视媒体来说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事情。
③广告的出现,为电视娱乐注入了活力,尤其是现在广告借用明星效应和故事化拍摄,使广告变得更加好看。人们也承认如今的电视荧屏越来越丰富了。
④广告本身的宣传作用,对电视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公益广告的出现,为电视台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广告对电视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体现在:
①收视率问题。观众一般对广告是持中立态度的,但由于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是观看电视节目,因此,在遇到广告时,观众大多会换台。广告的出现将节目分割的支离破碎,引起了观众的不满,极大影响了电视的收视率。
②广告的播出带来了文化争议。主要是国外的以节目形式出现的“准节目”广告,这种广告是一种传播产业策略,也是对我国电视文化的一种隐性侵略。
③广告商为了抢夺黄金时段,出现的标王争夺战在一定程度上有损电视的美好形象。
四)总之,广告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对电视的发展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改善广告对电视的不利方面,提高我国广告的传播效率和效果,推动我国电视和广告的健康发展。

第6题:

简述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是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的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度;
第二个时期是1915年-1939年的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接触任务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时期是1940年至今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


第7题:

简述中国广告恢复的过程。
改革开发后,商业广告正式在中国露面是在1979年,中央电视台、文汇报、人们日报、等等相继恢复或开播广告,中国广告业开始迈出历史性的跨越。在广告恢复初期,大量的广告是生产资料广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企业开始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做广告,报纸上可以常常看到“一个广告救活一个工厂”的现代广告神话。

第8题:

简述中国广告的基本准则。


参考答案:(1)广告应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2)广告要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
(3)广告须具有真实性;
(4)广告不得违反法律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9题:

简述《大公报》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 (1)1902-1916,英敛之时期,以宣传君主立宪为主。
(2)1916-1926,王郅隆时期,变成亲日报纸。
(3)1926-1949,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有全国影响的大报。
(4)1949年至今,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第10题:

论述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正确答案: 中国园林从萌芽期、形成期、发展转折期、成熟期、高潮期、新兴期共经历了6个历史阶段。其历史文化背景各有所异。
(1)萌芽期:中国园林的是从商殷时期开始的,中国园林萌芽与殷周时期,最初的“囿”是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们狩猎和游乐。春秋时期神话内容较丰富,对园林的影响较大。模拟东海仙境成为后世帝王园囿的主要内容。
(2)形成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建的宫室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有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狩猎取乐。有“一池三山”形式。
(3)发展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发展转折期。是历史的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的重大变化时期。形成了自然山水园或写意山水园。开始兴建佛寺。
(4)成熟期:中国园林在隋唐达到了成熟,主要有唐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园,唐代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
(5)高潮期:元、明、清时期园林建设达到了高潮,北方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家园林,南方出现了私家园林。
(6)新兴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园林的到了政府重视,是园林的新兴期,建成了“园林城市”,“园林城区”当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园林也受到了挫折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