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甲乙两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国应停止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多年排放积累造成的B 乙国应停止排放,因为乙国生产效率较低,且对环境治理的措施不力且水平低C 甲乙两国的排放必须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分标准等各方面D 甲乙两国在此问题上都承担责任,但在具体排量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方面承担的义务应有所区别

题目
单选题
甲乙两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国应停止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多年排放积累造成的

B

乙国应停止排放,因为乙国生产效率较低,且对环境治理的措施不力且水平低

C

甲乙两国的排放必须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分标准等各方面

D

甲乙两国在此问题上都承担责任,但在具体排量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方面承担的义务应有所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丁都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甲、乙是发达国家,丙是发展中国家,丁代表某个国家集团。根据相关的国际法的规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丁内部的A国在某个年度内排放量有所增加,而B国则排放量有所下降,但丁减排总额未变,这是不违反公约的

B.在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上,甲、乙、丙、丁都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C.甲国可以通过资助在两国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

D.甲国排放量超标,遂花钱购买乙国的剩余额度,目的是使排放总量达标,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正确答案:BD
【考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解析】《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减排折算方式:(1)“集团方式”,即只要有关国家集团达到减排总额,可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的排量增减,因此A项正确;8项错误,因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在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上。采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缔约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划分。(2)“排放权交易”,即排量超出其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其他排量低于自身额度的发达国家购买其低于限额部分的排放量,使得总仍然达标,因此D项错误;(3)“绿色交易”,即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因此C项正确。

第2题:

顾某出生在甲国,其父亲是乙国人,母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假设对原始国籍的获得,甲丙两国为纯粹的出生地主义,乙丁两国是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此时,根据有关的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顾某的国籍状态应当是下列哪一种?( )

A. 顾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

B.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

C.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

D. 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由于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顾某在甲国出生,故不能取得丙国国籍,但可取得甲国国籍;由于乙丁两国是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顾某父母又分别具有其中一国国籍,故顾某还将取得乙丁两国国籍。因此只有C 项说法正确,当选。

第3题:

顾某出生在甲国,其父亲是乙国人,母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假设对原始国籍的获得,甲丙两国为纯粹的出生地主义,乙丁两国是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此时,根据有关的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顾某的国籍状态应当是下列哪种?

A.顾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

B.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

C.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

D.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正确答案:C
    由于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顾某在甲国出生,故不能取得丙国国籍,但可取得甲国国籍;由于乙丁两国是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顾某父母又分别具有其中一国国籍,故顾某还将取得乙丁两国国籍。

第4题:

甲国人摩斯在乙国经营有贸易公司,在甲国有运输公司,由于摩斯长居住在乙国,因此委派其友人担任在甲国的运输公司的总经理。在确定纳税居民的身份上,甲国以国籍为标准,乙国以住所和居留时间为标准。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如甲国和乙国对摩斯在乙国的收入同时征税,属于国际重复征税
B.甲乙两国出现了来源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C.甲国只能对摩斯在甲国的所得行使征税权,而不能对其在乙国的所得行使征税权
D.甲国和乙国对摩斯在乙国的收入同时征税属于国际重叠征税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税法中的税收管辖权。A对,如甲国和乙国对摩斯在乙国的收入同时征税,这属于国际重复征税,D错误。B错,上述出现的是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而不是来源税收管辖权的冲突,该问题的协调主要是通过双边协定。C错误,甲国是依国籍确定纳税居民的身份,摩斯被确定为甲国的纳税居民后,即被认定为对甲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对在甲国境内和境外的收入均需承担纳税义务。

第5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是沿海国,乙国是内陆国,两国之间有一条界河。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构成现代国际法中合法的领土添附?( )

A.甲国在甲乙两国之间的界河中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
B.甲围的一河流由于泥沙较多,每年给其河口增加了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C.乙国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人工岛屿
D.甲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领土——领土取得的方式。添附是指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国家领土增加,包括河口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A错误,人工添附不能损害他国的利益。因此,界河上不能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BD属于添附。C属于设施,并不是添附,人工岛屿也没有领土地位。

第6题:

甲、乙、丙、丁都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甲、乙是发达国家,丙是发展中国家,丁代表某个国家集团.根据相关的国际法的规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在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上,甲、乙、丙、丁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B.丁内部的A国在某个年度内排放量有所增加,而B国则排放量有所下降,但丁减排总额未变,这是不违反公约的

C.甲国排放量超标,遂花钱购买乙国的剩余额度,目的是使排放总量达标,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D.甲国可以通过资助在丙国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


正确答案:AC
78.【答案】AC 【考点】 国际环境保护制度【解析】 A项错误,因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在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上,采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缔约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划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减排折算方式: (1)“集团方式”,即只要有关国家集团达到减排总额,可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的排量增减,因此B项正确; (2)“排放权交易”,即排量超出其额度的发达冒家可以向其他排量低于自身额度的发达国家购买其低于限额部分的排放量,使得总量仍然达标,因此C项错误;(3)“绿色交易”,即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因此D项正确.

第7题:

甲乙两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觇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必须停止排放,乙国可以继续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多年排放积累造成的 B.甲国可以继续排放,乙国必须停止排放,因为乙国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对于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水平远远低于甲国 C.甲乙两国的排放必须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份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各方面 D.甲乙两国在此问题上都承担责任,包括进行合作,但在具体排量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方面承担的义务应有所区别


正确答案:D
【考点】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详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条明确规定了共同而有区剐的责任原则。共同责任是指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应承担共同的责任,各缔约方应当采取预防措施,预测、防止或尽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解其不利影响。因此,乙国和甲国都不可毫无限制地继续排放,故A、B错误。区别责任,即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而有区剐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公约》第3条第2款具体规定,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也充分考虑到那些按本公约必须承担不成比例或不正常负担的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选项C中,对甲乙两国排放采取同等限制违背了区剐责任,故错误。选项D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共同而有区剐的责任原则,故正确。

第8题:

甲乙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作为一个国家

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正确答案:A

第9题:

甲乙两国边界附近爆发部落武装冲突,致两国界标被毁,甲国一些边民趁乱偷渡至乙国境内。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发现界标被毁后应尽速修复或重建,无需通知乙国
B.只有甲国边境管理部门才能处理偷渡到乙国的甲国公民
C.偷渡到乙国的甲国公民,仅能由乙国边境管理部门处理
D.甲乙两国对界标的维护负有共同责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边境制度。A项,双方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界标被移动、损坏或灭失,若一方发现上述情况,应尽快通知另一方,在双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修复或重建,A项错误。
BC项,对于边境事件的处理,相邻国家通常通过协议,由双方代表成立处理边境地区事项的机构,专门处理边境和边民有关的问题,如偷渡、违章越界、损害界标等事项。本题中,对于偷渡问题应由甲乙两国成立的共同机构进行管理,B、C错误。
D项,对于界标的维护,在已设界标边界线上,相邻国家对界标的维护负有共同责任,应使界标的位置、形状、型号和颜色符合边界文件中规定的一切要求,D项正确。

第10题:

观潮岛位于甲乙两国近海,是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B、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C、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D、甲国人民在甲国领土上围海造田形成的新观潮岛,其岛屿主权属于甲国

答案:C,D
解析:
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共有五种,分别是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每一种均有其适用条件,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领土取得方条件的理解和判断。传统国际法中的时效制度借鉴了民法中的取得实效概念,指的是由于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关于取得时效的期限并未确定,时效的适用历来争议很大。本题中,案例里虽然强调了“40年”,“未采取武力收复”等,但案例中“至今一直主张”,“不断抗议”等显示出乙国的占领未能满足“不受干扰的”这一要件,所以即使采用时效制度,题中案例也不能实现领土取得的法律效果。故A、B项错误,C、D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