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核心主张?

题目
问答题
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核心主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公安派和竟陵派文学主张的不同。


正确答案: 1、公安派虽然并不反对文学复古,要还是着眼于作家的创造,以为“古何必高,今何必卑”(袁宏道《与丘长孺》)。竟陵派则着重向古人学习,锺、谭二人曾合编《诗归》,他们提倡在学古中“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达到一种所谓“灵”而“厚”的创作境界。
2、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有浅俗率直的弊病,对此竟陵派提出以“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予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的创作要求,反对“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的行为,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
3、竟陵派提倡学古人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与单纯蹈袭古风的做法不同,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流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也敏锐地看到了公安末流俚俗肤浅的创作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也具有一定的胆识。

第2题:

公安派三袁,(),文学理论(),代表人物袁宏道


正确答案: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真,变,趣,奇

第3题: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公安派指哪些?有何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1)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后,文坛即为前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未能矫正其流弊。其后李贽、徐渭等有识之士相继对复古派提出批评,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而给复古拟古派最有力打击的则是公安派。宗道、宏道、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影响。
(2)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
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并给民歌和通俗小说以高度评价,甚至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积极作用。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所作游记、尺牍、小品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诗文所作多为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创作题材不够宽广,因而他们的创作实践未能达到其文学主张的理论高度。

第6题:

公安派的主张有()

  • A、代表人物是“公安三袁”
  • B、袁中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C、注重有感而发
  • D、能够打破陈规陋习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白话文运动有哪些主张?提出了怎样的口号?代表人物是谁?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为适应政治宣传需要,在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视白话为维新之本,并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代表人物及主要报刊有裘廷梁的《无锡白话报》、林白水的《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陈独秀的《安微白话报》,还有《宁波白话报》、《苏州白话报》、《伊犁白话报》等不下数十种。白话文运动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对制造革命舆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方面,起了进步作用。

第8题:

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核心主张?


正确答案: 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核心主张是性灵说。

第9题:

乐府中的代表人物是谁?


正确答案: 李延年,协律都尉的领导职位;创作《乐府新诗》

第10题:

袁宏道是()的代表人物。

  • A、公安派
  • B、茶陵派
  • C、竟陵派
  • D、唐宋派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