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文学创作之难
首先重申了“非知之难,能之难。”指出要说出文学创作的规律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掌握并自如运用创作规律遣词造句。其次,精心创作出的作品,要得到知音的赏识并不是容易的事。再次,只有付出辛劳,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与天地乎并育”。最后,作者指出,文学创作是学无止境的,吸取好的创作经验,写出自己的新意。

第2题:

简述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功用。


正确答案: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方式。它不是直接反映客观对象本身的属性,而是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客体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和体验。在文学创作中,情感是动力因素,它贯穿于整个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全过程。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经过时说:“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显然,这里人物形象渗透着作家的情感,融入了作家的生命体验,所以他们是有生气的、立体的,歌哭如在目前;而没有情感的形象只是些死的形象,没有蕴藉,无关乎人类的体验与生存。正是基于此,别林斯基才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而阿·托尔斯泰更是强调“形象应该对感情发生作用”,如此,“才能使艺术成为艺术。”
艺术情感的另一个功用是形式化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形式化不是指将内心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而是指作家将情感在内心形式化的能力。它是一种内形式,是指作家将各种感知、想象、情感等零星的、非结构化的心理内容组合为一种内在结构统一性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创作活动中,作家的情感力的特殊性就在于能将各种日常情感形式化,使之成为审美情感。许多作家都谈到过内心情感激荡但又不知如何下笔的痛苦,也谈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时刻,这里,从无从下笔到茅塞顿开是情感从无形式到内形式化的飞跃。

第3题:

简述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演变


参考答案: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大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段。①80年代中期以前,以写人物尤其是当代新人形象为主。它最先关注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代表作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等。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各式人等、各种社会问题陆续进入了作家的视野。特别是在社会批判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和重视。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程树榛的《励精图治》、袁厚春的《省委第一书记》等,就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因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②从80年代中期起,报告文学创作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的“全景式”的把握,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转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心,由艺术审美转向写实纪实,作品的信息密集度和思辨抽象化大大加强。像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张胜友、胡平的《世界大串连》,贾鲁生的《亚细亚怪圈》,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品。

第4题:

简述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实绩:
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
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
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
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
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
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

第5题:

简述幼儿文学创作的选材原则。


正确答案: ①广泛多样。
②适应幼儿。
③新颖独特。

第6题:

新文学创作的开山大师是谁?()

  • A、鲁迅
  • B、茅盾
  • C、郭沫若

正确答案:A

第7题:

简析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创作概况。


正确答案: 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创作的总体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抗战初期(1937.7-1938.10)。文学创作具有共同的爱国主题和昂扬乐观的气息及英雄主义格调;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大众化和通俗化,文学获得了战斗性和时代性,却疏离了多样化和个性化。
②抗战中期(1938.10-1944.9)。作家转向清醒地面对现实,文学创作加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沉思,文学形式由轻小型转变为宏大厚重的史诗性作品,文学的审美风格显出沉郁、凝重和博大。
③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作家们对黑暗的诅咒、嘲谑和对光明的期待与焦躁,使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调。

第8题:

简述湖北的平原概况。


正确答案:
湖北的省内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击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平原,面积四万多平方千米,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大部分地面海拔20千米-100千米。

第9题:

简述“少女心理小说”在少年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 (1)世纪80年代,随着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少年儿童心理的认识,作家们创作了一批表现少年心理的所谓“少年心理小说”,表现了少年期儿童心理的秘密世界。在少年心理小说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是一批“少女心理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作家陈丹燕,秦文君,程玮等。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了少女在进入青春期后朦胧而又神秘的情感世界,表现了她们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2)这一系列少女形象为儿童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为人们揭示了丰富多彩的少女心灵世界,提醒人们应尊重和爱护这些美丽而柔弱的心灵。

第10题:

简述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作为文学家的萨特,他针对“为艺术而艺术”而提出“为什么写作”和文学应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小说《恶心》提出了存在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没有本质的存在等于虚无。长篇小说《自由之路》是对自由的思考与探索。与小说相比,萨特的戏剧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禁闭》对萨特的自由观做了最清晰的概括;《苍蝇》通过主人公的复仇行动,号召人们奋起反抗法西斯统治;哲理剧《魔鬼与上帝》,主题是探讨社会变革过程中善与恶的辩证关系。萨特对自己的戏剧称作“境遇剧”,是指其剧作不按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强调人物在特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这些戏剧实为演绎萨特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反响很大。后期文学作品还有萨特的自传体小说《语词》,足以代表萨特的最高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