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每逢长假,高速公路拥堵情况就会重现,北上广等地一些主要出城道路还会出现严重拥堵。如今免费出行对许多人而言,已成鸡肋。对此问题,你有何解决建议?

题目
问答题
每逢长假,高速公路拥堵情况就会重现,北上广等地一些主要出城道路还会出现严重拥堵。如今免费出行对许多人而言,已成鸡肋。对此问题,你有何解决建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四十四)  【给定资料】  1.从2012年9月30日零时起,全国高速公路首次因重大节假日而免收小型客车的通行费用。这一举措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的“亲民”态度,同时也引发了全国高速公路上前所未有的滚滚车潮。中秋、国庆长假首日,也是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首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高速公路不断“告急”,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现象。  一些拥堵严重的路段几乎成了“停车场”,被堵的车主们干脆下车遛狗、打羽毛球、做广播体操……而“高速路上发微博”,俨然成了一道风景,“堵车”也高居长假期间微博热门话题的榜首。有网友微博吐槽:“GPS提醒我:本路段限速100。我想砸了GPS,我认为它在嘲讽我。”这种景象,让人们再一次反思中国式“治堵”。  面对“免费通行”政策施行之后出现的拥堵现象,交通运输部根据民意诉求优化流程:从10月4日12时起,对符合免费政策的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不再采取发卡措施,各收费站对免费车辆应抬杆放行。此举收效显著,也让人们看到,治理拥堵不是没有办法。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收费公路七座及以下小客车交通流量为1.89亿辆次,占总交通流量的79.1%,比去年同期增长54.6%。当高速免费通行带来的正效应被老百姓欢迎时,不少网民和专家开始思考如何让免费公路越走越“宽”。大部分网民认为,造成道路拥堵的原因是休假时间过于集中、高速公路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有专家指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仍滞后于公众需求,大动脉公路不够宽。  高速免费的“试水”再一次戳中“拥堵”这一世界难题。如何确保广大群众驾车出行“省钱省心”,并为后续的相关政策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既检验着政府的责任意识,也检验着监管智慧。  2.公路像血管,车就是血液;车堵路上,不通则痛。“免费通行”造成的高速拥堵,使不少人的态度开始转变,表露出不满情绪,有的甚至掉转“枪口”,开始炮轰。  好政策能否真正惠民,需要深入调研并作出预判分析,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得再充分一些,把应对办法制订得再周全一些。同时,对于施行过程中难以预测的问题和困难,也需要及时完善配套措施。比如,交通部门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的交通信息有助于人们出行时做好安排。除了取消收发卡外,高速公路收费站还应考虑设立专门的应急通道,以便一旦出现拥堵现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疏散。  “免费通行”政策不仅挑战管理者疏导交通的能力,而且检验每一位出行者的公共素养。对于这次黄金周的高速拥堵,部分车主也难辞其咎。比如,在“免费通行”过程中,有的车主随意变道、加塞、抢行等,这也是造成车辆长时间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还有一些车主不遵守交通规则,本是“救命车道”的高速应急车道被抢道占用。在拥堵过程中,一些车主随意乱扔垃圾,不少路段和服务区报纸横飞,塑料瓶、果壳纸屑满地。有网友戏称:“拥堵大军路过的高速、服务区,垃圾遍地已成一景。”  其实,“高速免费”是一项真正的惠民举措,其最大意义在于告诉人们,收费公路原来也姓“公”,也有回归公共的可能。免费通行后,车流量剧增无可避免,但不能因为出现拥堵就否定“免费”的意义。人云亦云是一种浮躁心态,因噎废食是一种短视行为,因为拥堵而否定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乃浮躁之下的短视。  如果道路通行能力大大改善,能够满足车辆出行需求;如果道路管理能力大大提升,迅速发现和及时解决问题;如果公共交通做到了快捷舒适,像伦敦一样喊出并且做到“巴士就是我的私家车”;如果绿色出行深人人心,文明驾驶蔚然成风……心宽了,路才会更宽。  【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实施了一些突破性的尝试。如果你是某市负责交通管理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2”,谈谈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正确答案:
(1)新政策的制定必须经过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民意,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2)政策出台以前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预案;
(3)对于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优化流程,完善配套措施;
(4)在政策出台以后须及时总结,使政策不断改善,真正满足公众的需求;
(5)宣传部门应加强关于交通文明的宣传教育,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改善出行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每逢长假,高速公路拥堵情况就会重现,北上广等地一些主要出城道路还会出现严重拥堵。如今免费出行对许多人而言,已成鸡肋。对此问题,你有何解决建议?


正确答案: 国家出台重大节假日免收通行费政策,是为了让利于民,提升通行效率,方便群众出行。高速路变成露天停车场,群众多花的油钱比过路费还多,显然背离了制度初衷。为了让民众真正享受到免费通行政策带来的方便和利好,相关部门应该从政策完善以及交通管理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休假制度。根据国家规定,目前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节假日可免费通行,由于大部分民众会选择在这四个节假日集中出行,道路拥堵也就在所难免。因此,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恢复“五一”黄金周,加快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增加公众选择余地,从而起到分流减压作用。
其次,进一步改善免费通行政策。有关部门应考虑适当提前或延后免费通行时段,引导错峰出行;将大型载客车辆纳入免费范畴,鼓励集中出行节约资源。
再次,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信息发布机制。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增加交通信息的供应量,及时发布有关高速公路通行状况的信息,让机动车驾驶人根据道路交通状况选择出行的路线和时间,尽量缓解高速公路拥堵的现状。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公众理性出行、错峰出行。通过各大媒体宣传,使公众提前了解路况,合理规划线路,避绕易拥堵路段,错开高峰出行时段,有利于减轻交通管理部门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公众更好地享受免费、快速、愉快的旅程。

第3题: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缓解交通拥堵,准备收取交通拥堵费。有人赞成,认为收取交通拥堵费有利于缓解拥堵,有人反对,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的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其本质上是一种交通需求管理的经济手段,目的是利用价格机制来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车流密度,提高整个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但治标不治本,且存在费用收取政策能否普及、征收的费用是否透明等问题,因而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可行性还有待考量。
我认为,我们应该找到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长速度过快。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普遍较少,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为。
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一方面,加大城市交通环境的硬件建设,加强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建立立体大交通,加强道路的远期规划,加强停车场建设,改进管理手段,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另一方面,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创造良好的交通软环境。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才是关键所在。
当然,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单凭交通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多部门合作。交巡警部门应积极会同建设部门,对交通拥挤路口进行渠化改造,拓宽交叉口,增加进口车道数,合理设置道路车行道,打通支小路,促进城市道路“微循环”;会同城管、工商部门清理整治“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加强路面执法,对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行车行为依法严管,形成强大震慑力。

第4题:

某城市的中心区域车流量大、道路较窄,常年交通拥堵。对此,有市民建议,既然交通拥堵是由于车多路窄引起的,那么拓宽道路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一般来说,遇到下雨天交通拥堵情况会更加严重
B.道路拓宽施工会加剧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
C.发展公共交通同样有助于减缓道路拥堵
D.道路拓宽后,行驶的车辆也会相应增加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拓宽道路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论据:既然交通拥堵是由于车多路窄引起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谈及下雨天的交通拥堵,与论据论点均无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谈及道路拓宽施工会影响交通,增加反面论据,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其他方法可以解决道路拥堵,属于它因削弱,是间接削弱,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论点中道路拓宽会引发论据中的车辆增加问题,所以不能有效解决,质疑论证成立的前提,具有削弱作用。
第四步,强度比较。
C选项间接削弱在三者之间为最弱,B选项是对论据削弱,D选项是对论证前提进行削弱,比B选项要强。

第5题:

现如今,很多城市交通拥堵比较严重,对此政府采取了限号、限行、限购等一些措施,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它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和政府的管理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部分城市实行“限行、限号、限购”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然而,这样的做法只是“缓兵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拥堵这一问题。
城市汽车数量激增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转而从需求和供给人手,控制和引导小汽车的使用,有利于优化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也有利于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不仅是城市轿车数量多。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不合理,道路交通路线设计不科学以及司机、行人的交通规则意识不强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而且一味地控制和限制小汽车的使用,也很容易损害一些市民的切身利益,导致人们的出行需求无法满足,是简单粗暴的懒政思维的体现。
因此,要解决好城市拥堵这一难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人手: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引导拥堵路段合理分流,缓解压力,同时进一步完善道路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治理拥堵新举措,为市民出行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创新交通管理方式,提升执法水平。如增加高峰时段值勤警力、运用移动红绿灯疏导交通、建立城区交通事故快速接警工作机制等。同时,坚持以教育为目的的原则,对那些违规违章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最后,加大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倡导文明交通、绿色交通,提高司机和行人的交通规则意识,倡导公民自觉维护良好的交通环境,为化解城市拥堵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6题:

请运用本章所学习的公共政策评估理论来评价“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

"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是指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

2012年9月12日,河北省、湖南省、内蒙古、四川省等多个省份免费细则相继披露。各地方出台细则基本以交通部2012年9月5日下发的紧急通知为蓝本,在通行时间、通行方式和通行范围等方面与交通部要求大体一致。按交通部文件,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时间统一确定为2月9日零点起,至2月15日24点结束,在收费道口不发卡抬杆免费放行。

2014年除夕,京津辽等多地高速通行不免费,部分省市愿意调整。

2015高速免费通行时间确定,共免20天。①春节期间:2月18日(除夕)零点开始至2月24日(初六)晚24点结束,共七天;②清明节期间:4月4日0时至4月6日24时,共三天;③劳动节期间:5月1日0时至5月3日24时,共三天;④国庆节期间:2015年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共七天。

这本是一项惠民政策,对于广大民众来讲欢欣鼓舞,但是政策执行后,出现了种种问题。

2014年5月1日晚间,国家旅游局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一些主要出城道路出现严重拥堵,北京出京方向从早上5点多开堵,京藏高速出京长龙长达55公里。上海市交通委日前发布5月交通状况预测,“五一”小长假期间,高速公路车流规模预计达到305万车次。其中,G60沪昆高速最易成为“堵点”。截止至1日上午8时30分,广东省内已有8条高速公路发生拥堵。福建省多条高速公路1日也发生了拥堵。在沈海高速罗源收费站,因高速公路因交通事故暂时封闭,被阻车辆绵延数公里,有旅客称排队时间超过4小时。有媒体报道,在全国各地传来高速公路拥堵的消息的同时,人们纷纷在网上晒堵照:“半个小时,只挪了两公里!”“又遇到堵车,都这个点了,行程全 乱了。”“省了70元过路费,大好假期堵路上,还多花100多元油钱,真是自找苦头。”与政策刚出台时民众纷纷点赞不同,如今免费出行大餐对许多人而言,已成鸡肋。此外,各地的火车站、汽车站等迎来短途出行高峰。4月30日,大批旅客即在南京火车站候车大厅内等候检票上车,候车室达到几近爆满的状态。本来一项惠民的政策实则变得鸡肋。


答案:自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之后,在我国特定的几个假日期间7座及以下小汽车可以免费通行高速公路。这种差异化的收费政策确实惠及了部分节假日出行的群体,并因此得到不少民众的好评。但也由于政策执行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出的质疑。例如,曾明等认为,该政策利益分配的结果缺乏公正性,社会中高收入人群大量消费并从中获取更多利益,而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增反降。在政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造成了诸如交通拥堵,私人黑车泛滥、冷热景点客流不均等问题,使得该政策饱受诟病。本文对该政策实施成效、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政策实施成效

1.降低了节假日小型客车出行的经济成本。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政策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政策,其制定的初衷就是使节假日高速公路使用主体——小型客车能够直接受益。从其实施多年来的现实情况来看,小型客车在重大节假日高速出行时免去了一大笔通行费用。随着小型客车的出行成本大幅降低,重大节假日期间车流量显著上升,小汽车成为高速公路上的主要车型。

2.提升了政府公信力。政府通过这一还利于民的政策,使得民众能够享受政策红利,减少其出行的经济花费,增强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任感,极大地提升了政府形象及公信力,调查显示,收入在3 000~5 0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中,免收通行费政策对该部分人群的吸引力极大,对該项政策较为支持。

3.缓解了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压力。我国重大节假日期间存在大量出行需求,火车、飞机、道路客运等运输方式承受着较重的运输压力。在节假日期间,通常乘客在选择这些出行方式时存在“买票难”问题,一些热门线路即使在加开加班车后也无法有效解决。而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得小汽车分担了一部分节假日期间返乡探亲、休闲旅游的运输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火车和飞机的运输压力。

4.刺激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在该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在节假日期间外出旅游,各个景点的游客数量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与旅游相关的市场如餐饮、住宿等也因此受益。此外,还有部分游客选择租车的形式出行,也使汽车租赁市场收益大幅增长,这些都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二、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该项政策虽然取得了以上成效,但在现实执行中却遇到不少问题,损害了多方利益,社会各界对这一政策的评价有所下降。

1.高速道路拥堵导致出行时间成本提高。在该政策实行后,节假日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行压力骤增,道路上车辆行驶缓慢。高速公路进出口处虽然取消发卡,但由于跟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不匹配,车辆容易在进出口处发生堵塞。不仅驾车出行者的时间成本骤增,同时也影响到乘坐大型客车的旅客及货运车辆。调查显示,出行者对节约了通行费用却增加了时间成本感到得不偿失,因而造成对该政策的支持度降低。

2.高速公路企业及运输企业合法经营权受损。无论是经营性还是还贷性高速公路,其公路收费权是有法律保障的合法权益,国家强制实施该项政策,无疑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高速公路在修建过程中有大量商业贷款,部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及地方政府面临巨大债务压力。该政策造成其合法收益流失,车流过大还会造成其养护成本增加,债务压力加剧。此外,由于小型客车免费,私人黑车市场变得有利可图,这一非法营运行为吸引了大量道路客运企业旅客,造成其利益流失。对于大型客货运车辆来说,高速公路拥堵大大增加了其负担的时间成本却未降低经济成本,对运输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3.政府税收减少,治理成本增加。对于政府来说,高速公路企业及运输企业收益减少将直接导致其纳税额的减少,造成政府税收降低。同时,在治理小型客车高速公路拥堵、处理交通事故、治理尾气污染时,政府又会付出大量人力、经济成本。

4.冷热景点客流不均。根据陈豪等的研究成果,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使得热门景点的游客大幅增加。由于每个景区的接待能力都有一定限度,过多的旅客不仅可能对景点的自然环境、历史建筑等造成破坏,也会影响游玩的体验。相反,冷门景区旅客则日趋减少,此种局面将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免费政策作为国务院制定的公共政策,是对社会相关群体进行利益分配调整的一项政策,但从其效果来说不尽理想。首先,对于政策主要目标群体——小型汽车出行者来说,其经济成本降低而时间成本增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对本来就属于弱势群体的大型客车乘客来说,不仅没有收益,反而受到损害。其次,对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及运输企业来说,其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如果财政拨款补偿,则意味着国家的钱为少数人买单,而如果财政不拨款,该政策则可能成为某些企业延长收费期限的借口。但实际上,这项政策也使政府利益受损,税收减少,成本增加。对于旅游业来说,冷热景点两极分化扩大了收入差距,同时热门景点过多的客流造成其服务质量下降。

四、政策建议

1.实行分区域差异化收费减免政策。按照交通流量分区域差异化减免收费,在车流量较小区域免费,在车流量较大区域减免幅度降低。首先,这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通过经济手段降低热门路段交通流量,引导车辆向非热门路段行驶;其次,这有利于缓解冷热景点两极化局面;最后,一般车流量较小的区域为偏远且经济欠发达区域,通过收费政策引导,能够活跃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政府应当对欠发达地区收费减免予以补偿。欠发达地区债务负担较重,减免通行费用对该地区公路经营企业利益损害较大,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补偿其通行费用损失。

2.实行分时间差异化收费减免政策。不同的重大节假日出行者出行目的不同,例如春节、清明节期间,多以返乡探亲为目的,采用差异化收费政策对其出行需求的影响较小,而国庆节、劳动节等多以旅游出行为目的,出行的成本对其旅游目的地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以探亲为目的的节日期间通行费完全减免,而在以旅游出行为目的的节日期间通行费减免幅度降低,并按照地区进行差异化收費,以保障旅游出行质量。

3.针对不同出行群体实行差异化收费。在笔者看来,选择乘坐大客车的人群更应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首先,该群体的收入水平一般较低,应当享受政策红利。此外,大客车中乘客人均占用道路资源面积远远小于私家车人均占用道路资源面积,从缓解交通拥堵的方面考虑,应当鼓励更多人乘坐大客车,而不是鼓励使用私家车出行。因此,应对选择乘坐大客车的人群进行票价减免,而对于小型客车出行者通行费减免幅度应相应地降低。

五、结语

虽然就目前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应更多考虑低收入及弱势群体的实际出行需求,对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需通过各种优化手段,解决目前政策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政策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