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决定合理施肥量的因素是()。A 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B 土壤中养分的含量C 肥料本身的性质和成分

题目
单选题
决定合理施肥量的因素是()。
A

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

B

土壤中养分的含量

C

肥料本身的性质和成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合理的林木施肥措施包括()肥料与化学肥料的配合,各种营养元素的比率,化肥品种的选择,适宜的施肥量、施肥期和施肥方法等。

A.有机

B.无机

C.天然

D.无公害


参考答案:A

第2题:

决定合理施肥量的因素是( )。

A.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

B.土壤中养分的含量

C.肥料的利用率

D.以上全部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一)2006年,某农场棉花生产中的某些经济参数如下表所示:

指标

计划数

实际数

肥料单价(元/千克)

播种面积(亩)

单位面积施肥量(千克庙)

0.60

150

25

0.70

160

2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81.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每个因素对肥料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时,正确的替代是( )。

A.单位面积施肥量×播种面积×单价

B.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播种面积

C.播种面积×单价×单位面积施肥量

D.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


正确答案:D
【解析】替代的排列顺序是: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主要因素,后次要因素。播种面积属于数量指标,单位面积施肥量也是数量指标,播种面积变动的空间更大,对肥料成本变动的影响也较大,所以属于主要因素。价格属于质量指标,故把单价放在后面。所以答案是

第4题:

决定合理施肥量的因素是()。

  • A、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
  • B、土壤中养分的含量
  • C、肥料本身的性质和成分

正确答案:A

第5题:

合理施肥的内容包括()。

  • A、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
  • B、各种养分的配合
  • C、肥料品种的选择
  • D、适宜的施肥时期
  • E、施肥方法和施肥量的确定

正确答案:A,B,C,D,E

第6题:

合理的林木施肥措施包括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配合,各种()的比率,化肥品种的选择,适宜的施肥量、施肥期和施肥方法等。

A.化学元素

B.化学成分

C.物理成分

D.营养元素


参考答案:D

第7题:

2012年,某农场花生生产中的某些经济参数如表1所示,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每个因素对肥料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时,正确的替代是(  )。
A.单位面积施肥量×播种面积×单价
B.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播种面积
C.播种面积×单价×单位面积施肥量
D.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


答案:D
解析:
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时,替代的排列顺序是: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主要因素,后次要因素。播种面积属于数量指标,单位面积施肥量也是数量指标,播种面积变动的空间更大,对肥料成本变动的影响也较大,所以属于主要因素;单价属于质量指标,故放在后面。

第8题:

合理的林木施肥措施包括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配合,各种营养元素的比率,化肥品种的选择,适宜的施肥量、施肥期和施肥()等。

A.季节

B.天气

C.方法

D.次数


参考答案:C

第9题:

根据哪些因素确定施肥量?


正确答案:(1)、气候、土壤因素:降水量少的地区,土壤含氮、磷少,含钾较多,施肥应以氮、磷为主,钾肥少用或不用。降水多的地区,土壤中氮、磷、钾都比较少,施肥时三要素都应多一些。酸性土壤中磷和钾都较少应增加磷、钾肥。
(2)、树种特性:不同树种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不同,阔叶树苗木对氮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但针叶树苗木对氮、磷都较敏感,尤其对磷更为敏感。有根瘤菌的树种如槐树、沙棘等能从大气中固氮,因此氮的施用量可适当减少,而磷应适当增加。在幼苗期更需要磷,因为磷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
(3)、苗木年龄:苗木越大需肥量越大。如二年生苗比一年生苗需肥量成倍增长;苗木的重量越大,需肥量也越多。因此,为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产量,要逐渐加大施肥量。
(4)、前茬和前肥的因素:前茬种绿肥作物的休闲地比育苗地的肥力高。培育豆科苗木的茬地,含氮量比非豆科树种的茬地多,豆科树种消耗磷较多。上一年施用厩肥或堆肥等有机肥料多的土壤,肥料有后劲。
(5)、肥料元素的利用率:各种肥料元素的利用率不同。无机肥料中的氮肥利用率为40%—60%,通常按50%计算,磷肥利用率为10%—25%,钾肥的利用率为50%。堆肥氮的利用率为20%—30%,磷10%—15%,钾40%—45%。

第10题:

合理施肥考虑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影响肥效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养分作用规律: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养分互作律;作物营养特性:养分临界期,最大效率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