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病原和寄生虫。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甲壳动物等
2.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机械损伤和先天性生理缺陷等。

第2题:

简述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


正确答案: 宏观观察诊断:
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
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物(寄生虫)。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3.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4.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微观观察诊断: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
1.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病原分离→纯化培养→人工感染→细菌鉴定、药敏实验
2.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A.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
B.电镜检查:
C.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

第3题:

水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主要有()。

A、影响水产养随动物及饵料生物的生长

B、影响繁殖和发育

C、影响生存如越冬度夏

D、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简述水产动物育种方法?


正确答案:1、选择育种:利用生物的自然突变,选留有益,淘汰有害。
2、杂交育种:在遗传基础不同的种群、品系、品种之间,制造有益的基因组合,从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群体(或个体)。
3、引种驯化:是水产动物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通过引种和驯化可以直接将其他国家或地区优良的品种引进加以利用。
4、生物技术: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转基因技术以及分子标记。
5、性别控制:进行性别的遗传学或生理学控制是现代水产动物育种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5题:

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有哪些主要的给药方法?分别简述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1、遍洒法
优点:杀灭病原菌彻底(水中、体表)
缺点:用药量大、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杀灭水中有益生物
注意事项:
①准确计算药量
②勿用金属容器盛药
③泼药时间与方法
④泼药后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补救
2、浸浴法
优点:药少,疗效好,不污染水体
缺点:拉网易损机体;不可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注意事项:
①先配药再放鱼
②药浴时间灵活掌握
③细心操作避免受伤
3、挂袋挂篓法
优点:药少、简单、无危险、毒副作用小
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适合预防和前期治疗
注意事项:
①药物最小有效浓度﹤回避浓度②最小有效浓度﹤使用浓度﹤回避浓度
③ 放药前停食1-2天,保证前来摄食
4、浸沤法:只适于中草药的使用;
缺点:发挥药效慢,只适于预防。
5、涂抹法
优点:用药少,安全,高效,副作用小;
缺点:适用范围小
注意事项:涂药后鱼体的头部应稍微高于尾部,防止药液进入口中或鳃中。
6、口服法
优点:杀灭体内病原体,用药少,方便,不污染水体
缺点:难于控制个体服药量(食欲)
7、注射法
优点: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疾病较严重时也可使用
缺点:麻烦,易损机体

第6题:

简述水产动物病害的预防方法。


正确答案: 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1)改善生态环境。
设计和建筑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方法改善生态环境。
(2)增强机体抗病力:加强及改进饲养管理;人工免疫;培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建立检疫制度;彻底清塘;机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消灭陆生终末寄主及带有病原体的陆生动物;消灭池中椎实螺等中间寄主。

第7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特点?


正确答案: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1)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
(2)它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科学。

第8题:

简述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吸虫、绦虫、线虫、寄生甲壳类等)。
2.环境因素(水温、溶氧、盐度、pH值、氨氮、硫化氢等)。
3.人为因素(放养密度、混养比例、营养、操作及使用工具不当等)。

第9题: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病原和寄生虫。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甲壳动物等
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机械损伤和先天性生理缺陷等。

第10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药物清塘
A.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C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
坚持每天巡塘,巡塘应注意:
A.有无缺氧浮头现象
B.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尽早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C.了解水质变化情况适时加注新水
D.清除水中杂物清除杂物,防止水质污染
D.做好管理日记
(2)人工免疫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
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浸洗等接种途径,使养殖动物获得特异性抗病能力。
(3)选育抗病力强的养殖新品种
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建立检疫制度
(2)清整养殖场
(3)机体消毒
A药液浸洗法
B药液全池遍洒法
(4)饵料消毒:主要针对水草应选用6ppm的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
(5)食场消毒
(6)食场消毒
(7)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A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全池泼洒消毒,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B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药饵投喂
(8)消灭或驱杀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