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王某在其专利权被授权公告后,发现东方公司制造销售的产品与其发明专利相同,于是向法院起诉东方公司侵犯专利权。在诉讼中,东方公司可以抗辩的事由包括:()A证明自己享有先用权B证明自己的产品与王某的专利产品不相同C请求宣告王某的专利权无效D指出王某没有实施专利技术的能力

题目
多选题
王某在其专利权被授权公告后,发现东方公司制造销售的产品与其发明专利相同,于是向法院起诉东方公司侵犯专利权。在诉讼中,东方公司可以抗辩的事由包括:()
A

证明自己享有先用权

B

证明自己的产品与王某的专利产品不相同

C

请求宣告王某的专利权无效

D

指出王某没有实施专利技术的能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本题涉及专利权纠纷中的抗辩事由问题。依照《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人和单位认为该专利权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都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宣告该专利权无效,故C选项是正确的。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在专利申请日之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或者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专利侵权,故A选项是正确的。证明自己的产品与专利产品不同,当然不构成侵权,故B选项是正确的。证明他人没有实施专利技术的能力,不能成为使用他人专利的抗辩事由,故D选项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7年8月26日与中兴公司签订一份购销合同,合同规定:东方公司分三次向中兴公司销售A产品1000件,不含税价360元/件。中兴公司应于8月30日预付货款100000元。8月30日,东方公司收到中兴公司的货款100000元。9月25曰,东方公司向中兴公司发出商品200件。10月30日,东方公司向中兴公司发出商品500件。12月20日,东方公司向中兴公司发出A产品300件。12月31日,东方公司收到中兴公司余下的货款。东方公司A产品成本200元/件。

要求:

(1)编制8月30日东方公司收到中兴公司预付款的会计分录。

(2)编制9月25日、IO月30日、12月20日,东方公司向中兴公司发出商品时的会计分录。

(3)编制12月3l曰东方公司收到中兴公司余款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正确答案:
(1)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预收账款    100000 
(2)9月25日发出商品: 
    借:预收账款   842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2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  
10月30日发出商品: 
    借:预收账款    21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 
12月20日发出商品: 
    借:预收账款    126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36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 
        贷:库存商品    60000 
(3)借:银行存款    321200 
         贷:预收账款    321200 

第2题:

张某在其专利权被授予公告后,发现某公司正在制造销售的产品与其专利相同,于是向法院起诉该公司侵犯其专利权,对此该公司不可以抗辩的事由是( )。

A、证明自己享有专用权

B、请求宣告张某的专利权无效

C、证明自己不知道有张某的专利权存在

D、证明自己的产品与张某的专利权不同


参考答案:C

第3题:

甲公司享有对某技术的发明专利权,一年后,乙公司对自己发明的某产品向专利局申请专利权,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权。但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制造、销售的产品与甲公司享有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十分相似,甲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乙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但被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了乙公司的专利权。同时,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正在大量授权其他公司实施该有争议的专利。甲公司遂向律师事务所咨询,你认为下列哪些意见是正确的:( )

A、甲公司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B、该诉讼在性质上是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可以通知乙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甲公司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责令乙公司停止有关专利授权行为;

D、如果乙公司与其他公司的专利许可合同已履行完毕,则即使乙公司败诉,该判决也不具有溯及力。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甲公司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权。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未经甲公司许可的下列行为中,构成侵犯甲公司专利权的是( )。

A.乙公司在甲公司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制造某产品,在甲公司就相同产品获得专利权后,乙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该产品
B.丙公司购买甲公司获得专利权的产品后自行使用
C.丁研究所专为科学研究而使用甲公司的专利技术
D.戊网店销售明知是假冒甲公司专利的产品

答案:D
解析:
(1)选项A:非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在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权后,非专利权人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该专利技术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2)选项C: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第5题:

王某在其专利权被授权公告后,发现东方公 司制造销售的产品与其发明专利相同,于是向法院起 诉东方公司侵犯专利权。在诉讼中,东方公司可以抗 辩的事由包括:( )
A.证明自己享有先用权
B.证明自己的产品与王某的专利产品不相同
C.请求宣告王某的专利权无效
D.指出王某没有实施专利技术的能力


答案:A,B,C
解析:
。本题涉及专利权纠纷中的抗辩事由问 题。依照《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人 和单位认为该专利权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都可以 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宣告该专利权无效,故C选项 是正确的。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在专利申请日之前 已经制造相同产品或者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 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制造使用 的,不视为专利侵权,故A选项是正确的。证明自己 的产品与专利产品不同,当然不构成侵权,故B选项 是正确的。证明他人没有实施专利技术的能力,不能 成为使用他人专利的抗辩亊由,故D选项是不正确 的。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第6题:

张某于2002年5月获得一种太阳能装置的专利权,期间并未进行审查,2008年1月张某发现一家公司正在制造销售与其专利产品一样的专利产品,遂向法院起诉该公司侵犯其专利权,则法院应( )。

A、驳回张某起诉

B、应判决该公司侵权,赔偿张某损失

C、由于已过诉讼失效,法院判决张某败诉

D、由于张某未进行实质审查,因此应判决张某丧失专利权因此败诉


参考答案:D

第7题:

新华县工商局对东方公司作出了处罚决定,东方公司不服,向甲市的上一级工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局作出了减轻处罚的决定,东方公司仍然不服,则其可以向下列哪些法院起诉?( )。

A.新华县法院

B.甲市法院

C.东方公司所在地法院

D.省法院


正确答案:AB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第8题:

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侵犯了他人专利权?( )

A专利产品由专利权人售出后,使用该产品的

B专为科学研究而使用有关专利

C发明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其专利产品

D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并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的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2017年)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有(??? )。

A.丙科研院专为科学研究而使用赵某的专利技术
B.王某将购买的专利产品出售给李某
C.丁公司在专利许可协议期满后,在专利有效期内继续生产该专利产品
D.乙公司在甲公司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制造某产品,在甲公司就相同产品获得专利权后,乙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生产该产品

答案:A,B,D
解析:
(1)选项A属于为科研和实验的使用,选项B属于权利穷竭,选项D属于在先使用,均不视为侵犯专利权;(2)选项C:由于专利许可协议期限已届满,而该专利又仍在有效期内,丁公司的行为属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专利产品,构成专利侵权。

第10题:

甲厂生产的某新型设备被授予专利权,下列情况下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有( )。
 

A.乙厂在该专利权授予前已经制造出相同产品,并且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该产品
B.丙厂使用不知道是未经甲厂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该项专利产品
C.丁公司购进并使用了甲厂制造的产品
D.戊未经许可制造了与甲厂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按照成本价格销售

答案:A,C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1)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2)非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准备,在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权后,非专利权人有权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该专利技术;(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