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题目
问答题
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历史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的教学方法是(  )。

A.叙述法
B.讲解法
C.概述法
D.描述法

答案:C
解析:
教师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历史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的教学方法是概述法。

第2题:

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舜时代。战国时的中和思想,对我国美育有着重要影响。
到先秦儒家,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为目的,则多指两种和谐: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从《乐记》开始,认为乐和其他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化特征。儒家美育的目的就是中和。建安时期,徐干首次提出了“美育”一词。其义基本上是指用礼乐为主的先王之教来培养文质兼备的君子。
美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渣滓”的过程。其类似于亚氏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
明清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小说、戏曲论著中。金圣叹要求读者见文观心。
近代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他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梁启超,是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王国维,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为“四育”。

第3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孟子

C. 孔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C

第4题:

概述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1)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科学教育课程应该体现现实性、综合性与时代性;
(3)科学教育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
(4)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第5题:

概述公文程式演变的历史线索。
古代(秦汉以来)的公文程式,由首称、正文、末称、后书四部分构成。
近现代(封建社会后期和民国时期)公文程式包括文头、项目事由、正文、致达语、附件标注、落款等结构部分。
当代(建国以后)公文程式包括文头文号、标题、收文机关、正文、附件标注、成文日期、印章8个部分,以及若干附加标记。

第6题:

结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美育内涵: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美育的特点: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
诉诸感性——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美育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美育的过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诉诸感必的美育意味着人的感受能力的丰富,用直观、个性的形式来把握审美对象,从而折射出某些价值观,蕴含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感悟和体会。
潜移默化——美育主要是“化育”。中国儒道禅三家均采用此方式。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生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的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
能动性——第一,在美育过程中,主体不仅为外物和艺术所感动,同时也在这种感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决定了美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应着审美主体的多种需要。第二,主体在美育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有自觉的追求。第三,审美是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动性。

第7题:

概述美育与德育的基本.区别,德育为何不能代替美育?
美育与德育虽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美育与德育还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绝不能把它们混淆和等同,不能以德育代替美育。它们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美育是感性、情感的教育。它主要是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新感性”,使人的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它注重于熏陶、感发,在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德育则是一种理性化、规范化教育,它主要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品质,进行善的教化,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是以理服人,加强人的理性力量。
(2)功能不同。美育的主要功能是保持个体精神的平衡、和谐与健康,协调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使二者的发展达到平衡统一,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使人成为完整的人。美育通过维护个体的精神和谐,使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使群体和谐,社会稳定,美育还能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德育则是讲究伦理之道,强调规范、秩序,它要求人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服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律令,避免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范、失礼,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与相对稳定。因此,美育与德育功能的区别在于:德
育是“礼”的教育,其内容是“序”;美育是“乐”的教育,其内容是“和”。
(3)范围不同。美育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包括自然、社会、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而德育的范围则有一定的限度,它更多地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即使是社会生活领域,也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道德准则来约束和判断。
(4)方式不同。美育是采取一种自由的方式来进行的,它不需要说服动员,更不用强迫命令,而是依靠美本身的魅力来吸引人,凭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使人们在无拘无碍、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德育在教育方式上则带有一定的强加性,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受教者以理智克制情感,个体服从群体。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美育与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它们既不是等同关系,也不是包含和主从关系,而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的关系。因此,不能将它们混淆和等同,也不能将它们相互代替。

第8题:

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概述中国大陆电影的历史发展分期。


正确答案:(1)1905年《定军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为“史前期”,2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萌芽与初创期,代表作品有《难夫难妻》《掷果缘》《孤儿救祖记》等。
(2)3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兴盛与高潮时期。受左翼电影运动影响巨大,代表作品《狂流》《春蚕》《神女》《渔光曲》《大路》《桃李劫》《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
(3)1937年至1945年是中国抗战时期电影,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特殊时期,决定了电影创作的功利目的,艺术追求已自然退居其次,代表作品《八百壮士》等。
(4)40年代战后电影,是指抗战胜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电影创作时期。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战后,中国电影终于迎来比较厚重的成熟之期。代表作品由《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万家灯火》等。
(5)50-60年代时期,可以用“传统与新生”来定位其价值特征。“传统”指50年代电影中承传着自30年代以来的基本传统而多有变化,“新生”包括:新时代主题,新英雄主义色彩,新的质朴气息。代表作品《桥》《白毛女》《中华女儿》《林家铺子》《青春之歌》《林则徐》《风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6)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电影开始了大踏步地转向:转向艺术探索、转向世界潮流、转向百姓娱乐需求。代表作品《归心似箭》《巴山夜雨》《今夜星光灿烂》《天云山传奇》。
(7)90年代以后的中国电影多元化局面,社会生活的极大改变和人们观念的迅疾转向,对电影审美创作造成重要影响。90年代中国电影呈现复杂多样状态,原生态现实展示、主流形态强化、新生代电影反叛传统,造就电影激情的消退和现实主义的朴质化现象。代表作品由《秋菊打官司》《背靠背、脸对脸》《站直了别趴下》《埋伏》《民警故事》《混在北京》《家事》等。

第10题:

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 A、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 B、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 C、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 D、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