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水的过冷现象的概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水的过冷现象的概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水的过冷现象的概念。


正确答案: 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水仍不结冰的现象称为水的过冷现象。

第2题:

解释凝结水过冷度。列举几项产生凝结水过冷的原因。


正确答案: 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减去凝结水温度称为过冷度。
凝结水产生过冷的原因:
1)、凝汽器管束布置不合理,汽阻大。
2)、真空系统严密性差漏空气量大。
3)、凝汽器水位偏高。
4)、真空泵运行不正常。
5)、凝汽器冷却水管破裂,凝结水内漏入循环水。
6)、凝汽器冷却水量过多或水温过低。

第3题:

说明过冷度、临界过冷度、动态过冷度概念的区别。


参考答案: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温度差,称为过冷度。过冷液体中,能够形成等于临界晶核半径的晶胚时的过冷度,称为临界过冷度。晶核长大时,要求液/固相界面前沿液体中有一定的过冷,晶体才能长大,这种过冷称为动态过冷度。

第4题:

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


正确答案: ①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第5题:

简述成分过冷和温度过冷的区别


正确答案: ①温度过冷。结晶中由于热量的散失使液体实际温度下降到熔点以下获得的过冷叫做温度冷却,这种过冷完全受散热条件的控制。
②成分过冷。结晶中纯粹由溶质成分偏析引起的过冷度变化。
溶质偏析越大,引起的成分过冷变化也越大。

第6题:

什么是凝结水过冷度?凝结水过冷度大的现象是什么?一般造成凝结水过冷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主要的4条即可)?


正确答案: (1)定义:简单说就是凝结水温度低于凝汽器压力下对应饱和温度的差值。
(2)现象:凝结水出口温度低。
(3)原因:凝汽器水位高;真空系统严密性降低;循环水流量大或循环水温度过低;
凝汽器管束布置不合理;凝汽器管束泄漏严重;

第7题:

要求凝汽器力求()

  • A、减小凝结水过冷度
  • B、增大凝结水过冷度
  • C、使凝结水过冷度保持在一定值
  • D、消除凝结水过冷度

正确答案:A

第8题:

什么叫凝结水的过冷却度?过冷却度大有哪些原因?凝结水过冷却有什么危害?


参考答案:在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凝结水温度之差称为凝结水的过冷度。从理论上讲,凝结水温度应和凝汽器的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相等,但实际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凝结水温度低于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出现凝结水过冷的原因有:
⑴凝汽器结构不合理,使上部的凝结水落到下部的管子上再度冷却。
⑵凝汽器水位高,以致部分铜管被凝结水淹没而产生过冷却。
⑶凝汽器汽侧漏空气或抽气设备运行不良,造成凝汽器内蒸汽分压力下降而引起过冷却。
⑷凝汽器铜管破裂,凝结水内漏入循环水(此时凝结水质严重恶化,硬度超标等)。
⑸凝汽器冷却水量过多或水温过低。
凝结水过冷却造成以下结果:
⑴凝结水过冷却,使凝结水易吸收空气,结果使凝结水的含氧量增加,加快设备管道系统的锈蚀,降低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⑵影响发电厂的热经济性,因为凝结水温度低,在除氧器加热就要多耗抽汽量,在没有给水回热的热力系统中,凝结水每冷却7℃,相当于发电厂的热经济性降低1%。

第9题:

过冷现象


正确答案: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第10题:

简述基本概念:冷却、过冷、冻结、冷藏、冻藏、最大冰晶生成带。


正确答案:冷却:又称为预冷,是将食品物料的温度降低到冷藏温度(-2~15℃, 4~8℃最常用)的过程。
冷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到食品的冻结点以上的某一合适温度(-2~15℃),食品中的水分不结冰,达到使大多数食品短期贮藏和某些食品(如苹果,梨,蛋等)长期贮藏的目的。是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食品的冰点但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冻结:将食品的温度降低到食品冻结点以下的某一预定温度(低于-18℃ 的温度),使食品中的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晶体的物理过程。
最大冰晶生成带 :冻结过程对应80%的冻结率的温度区-1~-5℃ 。
冻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12~-30℃)到食品中绝大部分的水形成冰晶,达到食品长期贮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