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亚里斯多德对悲剧情节提出了哪些看法?

题目
问答题
亚里斯多德对悲剧情节提出了哪些看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亚里斯多德在阐述悲剧哲学时认为,悲剧的主角应该是?()

A.十全十美的人

B.善良、平凡的人

C.比普通人更伟大的人


参考答案:C

第2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情节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
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是违背悲剧的精神——不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
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因为怜悯是有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因此应遵守上述原则。

第3题: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写的(《 》)主要是探讨悲剧的。

A、悲剧

B、悲剧美学

C、论悲剧的产生

D、诗学


参考答案:D

第4题: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的()。

  • A、对自己的看法
  • B、对别人的看法
  • C、心目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D、根据别人如何看自己所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
  • E、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亚里斯多德对悲剧情节提出了哪些看法?
整个悲剧艺术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辞、歌曲与思想。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亦即布局),在一切食物中,目的是最重要的。
①“情节”是悲剧的最重要要素。即定义中强调的“行动”,悲剧不是描述一个人有什么样子的性格,而是这样性格的人做了什么样子的事。
②情节要完整统一,即定义中强调的“完整”。亚里斯多德说“完整”就是“有头,有尾,有身”。
③情节要有适当的规模。即定义中的“一定长度”。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很小的东西和很大的东西都是不美的。

第6题:

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性格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尽管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人物性格是悲剧的核心,但他也不认为人物性格在悲剧里可有可无,只是相对于情节,“性格”不显得那么重要,因而亚里士多德对人物性格还是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他在《诗学》第十五章集中地突出了悲剧性格的四点要求: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第二点,“性格”必须适合。
第三点,“性格”必须相似,此点与上面说的“性格”必须善良,必须适合不同。
第四点,“性格”必须一致;即使诗人所摹仿的人物“性格”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的“性格”又是固定了的,也必须寓一直于不一致的“性格”中。
如果我们能够联系《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人物的全部看法来理解上述文字的话,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道德倾向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二)要求人物性格的逼真可信。
(三)要求性格一致。

第7题:

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定义悲剧的?
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第二,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好选择。
1.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2、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
3、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4、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第8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能起到()作用。

A、愉悦

B、享受

C、畏惧

D、陶冶


参考答案:D

第9题:

亚里斯多德为什么说悲剧比史诗的价值更高?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在于一个叙述已发生的事,一个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此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字;至于“个别的事”则是指具体的人所作的事或所遭遇的事。在悲剧中,诗人们坚持采用历史人名,理由是:可能的事是可信的;未曾发生的事,我们还难以相信是可能的,但已发生的事,我们去相信显然是可能的;因为不可能的事不会发生,但有些悲剧却只有一两个是熟悉的人物,其余都是虚构的;有些悲剧甚至没有一个熟悉的人物,可是仍然使人喜爱。因此不必专门采用那些作为悲剧题材的传统故事。那样做是可笑的;因为深知哪些所谓熟悉的人名,也仅为少数人熟悉,尽管如此,仍然为大家喜爱。

第10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情节是悲剧的第()要素,高尔基认为情节是文学的第()要素,情节是由()决定的,或者说,()决定情节的发展。


正确答案:一;三;性格;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