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下列费用哪些可以在商业车损险中获得赔偿()A因诉讼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B保险车辆因保险事故无法移动而产生的吊装费C保险人要求提供的自然灾害证明产生的费用D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的罚款

题目
多选题
下列费用哪些可以在商业车损险中获得赔偿()
A

因诉讼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

B

保险车辆因保险事故无法移动而产生的吊装费

C

保险人要求提供的自然灾害证明产生的费用

D

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的罚款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保险条款规定,对于有证据证明被保险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损失,下列错误的选项为()。

A.交强险拒绝垫付抢救费用

B.商业险拒绝垫付车损费用

C.商业险拒绝垫付抢救费用

D.交强险拒绝垫付施救费用


答案:A

第2题:

除车损险、车损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不计免赔率险以外,其余险别基准纯风险保费=按现行基准保费ⅹ()。

A、商业车险保单年度赔付率

B、附加费用率

C、64%

D、35%


参考答案:A

第3题:

对于同时涉及交强险和商业险的车险直接理赔费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简便操作,可以全部在交强险列支

B、在交强险和商业险里都可以全部列支

C、按分险种的实际赔款金额与总赔款金额的比例分摊

D、交强险和商业险各50%进行分摊


参考答案:C

第4题:

军队、武警车辆碰撞的车辆,在计算车损险赔款时,()对方交强险应赔偿部分。


正确答案:不扣除

第5题:

车险赔案在立案时要求录入的估损金额是指( )

A.实际车损金额

B.三者人伤费用

C.事故总损失

D.估计赔偿金额


参考答案:D

第6题:

车损险条款中,下列哪些保险责任在未投保基本险不计免赔特约险的情况下,不加扣免赔。()

A.暴雨

B.爆炸

C.人为刮损

D.地


参考答案:A

第7题:

A、B、C三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比例分别为60%、20%、20%,三车均投保交强险,其中A车在我公司投保家庭自用车损失险、三者险(限额10万)和交强险,此次事故造成三车车损分别为 1000、2000、3000元,同时B车车上人员医疗费用6000元,C车车上财产损失600元,C车上死亡1人(死亡伤残费用25万元),另外造成路产D损失1200元。设适用的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元。则A车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赔偿金额分别为:


参考答案:
1.A车交强险赔偿金额
总赔款=受害人死亡伤残费用赔款+受害人医疗费用赔款+受害人财产损失赔款
=∑各受害人死亡伤残费用核定承担金额+∑各受害人医疗费用核定承担金额+∑各受害人财产损失核定承担金额
=C车车上人员死亡伤残费用核定承担金额+ B车车上人员医疗费用核定承担金额+(路产D损失核定承担金额+C车车上财产、B车损、C车损核定承担金额)
(1)C车车上人员死亡伤残费用核定承担金额
=250000÷2=125000元(超过死亡伤残赔偿限额,按限额赔偿,赔偿金额为110000元)
(2)B车车上人员医疗费用核定承担金额
=6000÷2=3000元(未超过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按核定承担金额赔偿)
(3)财产损失核定承担金额=路产D核定损失承担金额+C车车上财产、B车损、C车损核定承担金额:
①路产D核定损失承担金额
=1200÷3=400元
②C车车上财产、B车损、C车损核定损失承担金额
=(600+2000+3000)÷2=2800元
财产损失核定承担金额=400+2800=3200元,超过财产损失赔偿限额,按限额赔偿,赔偿金额为2000元。
(4)综上:
A车交强险赔偿金额
=110000+3000+2000=115000元
2.A车车损险赔偿金额
赔款=(核定修理费用-残值-交强险赔偿金额)×事故责任比例×(1-事故责任免赔率)×(1-免赔率之和)-免赔额
(1)A车损应由B车交强险赔偿的金额:
①B车交强险项下财产损失核定承担金额
=路产D核定损失承担金额+C车车上财产、A车损、C车损核定承担金额
=1200÷3+(600+1000+3000)÷2=2700元,超过财产损失责任限额,按限额赔偿,赔偿金额为2000元。
②B车对A车损的赔款=财产损失赔偿限额×(A车损核定承担金额÷事故中所有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核定承担金额之和)
2000×(1000÷2)÷2700=370.37元
(2)A车损应由C车交强险赔偿的金额:
①C车交强险项下财产损失核定承担金额
=路产D损失核定承担金额+A车损、B车损核定承担金额 =1200÷3+(1000+2000)÷2=1900元,小于等于财产损失赔偿限额,按核定损失承担金额赔偿。
②C车对A车损的赔款
=A车损核定承担金额=1000÷2=500元
(3)对交强险剩余限额和剩余损失继续进行分配
①判断A车损是否得到足额赔偿
初次计算后,A车车损应获得的交强险赔偿金额=370.37+500=870.37元,小于1000元,未得到足额赔偿。
②判断是否有肇事方交强险限额未用足
A车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已用足
其中, A车对B车损的赔款=2000×1000÷3200=625元;A车对C车损和C车上财产的赔款=2000×1800÷3200=1125元;A车对D的赔款=2000×400÷3200=250元。
B车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已用足;
其中,B车对C车损和C车上财产的赔款=2000×1800÷2700=1333.33元;B车对D的赔款=2000×400÷2700=296.3元
C车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尚余2000-1900=100元
③对C车交强险剩余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在A车、B车和D的剩余损失之间进行再分配
A车损剩余损失=1000-370.37-500=129.63元;
B车损剩余损失=2000-625-1000=375元;
D剩余损失=1200-250-296.3-400=253.7元。
因剩余损失大于C交强险剩余限额,按剩余损失占总剩余损失的比例分配:
A车损剩余损失获得C交强险的追加赔偿=100×[129.63/(129.63+375+253.7)]=17.09元;。
B车损剩余损失获得C交强险的追加赔偿=100×[375/(129.63+375+253.7)]=49.45元;
D剩余损失获得C交强险的追加赔偿=100×[253.7/(129.63+375+253.7)]=33.46元。
(4)综上:
A车车损险赔偿金额
=(核定修理费用-残值-交强险赔偿金额)×事故责任比例×(1-事故责任免赔率)×(1-免赔率之和)-免赔额
=[1000-0-(370.37+500+17.09)]×60%×(1-10%)-0=60.77元
3.A车三者险赔偿金额
赔款=[∑(第三者各分项损失金额-交强险各分项赔偿金额)]×责任比例×(1-事故责任免赔率)×(1-免赔率之和)
=[(受害人死亡伤残费用-∑各肇事方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总金额)+(受害人医疗费用-∑各肇事方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总金额)+(受害人财产损失-∑各肇事方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总金额)] ×责任比例×(1-事故责任免赔率)×(1-免赔率之和)
(1)各肇事方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总金额为:
A、C两车交强险对B车车上人员医疗费用赔偿
=3000+3000=6000元
B车车上人员医疗费用可通过A车、C车的交强险获得全部赔偿,A车的商业三者险不涉及赔偿。
(2)各肇事方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总金额为:
A、B两车交强险对C车车上人员死亡伤残费用赔偿金额
=110000+110000=220000元
C车车上人员死亡伤残费用通过A车、B车的交强险仅获得部分赔偿,剩余部分为250000-220000=30000元。
(3)各肇事方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总金额为:
①A车交强险对财产损失赔偿金额
=2000元
②B车交强险对路产D、C车损、C车车上财产损失赔偿金额 =B车交强险赔款-B车对A车交强险赔款
=2000-370.37=1333.33+296.3=1629.63元
③C车交强险对路产D、B车损赔偿金额
=初次计算赔偿金额+补充赔偿金额=(400+1000)+(33.46+49.45)=1400+82.91=1482.91元
(4)综上:
A车三者险赔偿金额:
=[(6000-6000)+(250000-110000-110000)+(1200+600+2000+3000-2000-1629.63-1400-82.91)] ×60%×(1-15%)=16160.6元
也可计算为:A车三者险赔偿金额=[(6000-6000)+(250000-110000-110000)+(1200+600+2000+3000)-(1000+625+49.45)-(1333.33+1125)-(400+296.3+250+33.46)] ×60%×(1-15%)=16160.6元

第8题:

商业车险改革后,车损险保额该如何确定?


参考答案:车损险保额按投保时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确定。投保时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由投保人与保险人根据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减去折旧金额后的价格协商确定或其他市场公允价值协商确定。?

第9题:

2006年7月1日后存续的商业车损险,对于保险机动车应由对方强制保险赔偿的部分,应予扣除。( )


参考答案:正确

第10题:

甲、乙两车互碰,各负同等责任,甲车车损5000元,乙车车损3000元,两车均购买了交强险、商业三者险和车损险,则乙车应在商业三者险项下赔偿甲车车损()元。

  • A、5000
  • B、2500
  • C、3000
  • D、1500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