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下列对于建筑基坑的内支撑的竖向布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支撑与挡土构件连接处不应出现拉力B支撑底面与下方主体结构楼板间的净距不宜小于0.7mC支撑至坑底的净高不宜小于3mD多层水平支撑时,各层水平支撑宜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层间高度不宜小于3m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对于建筑基坑的内支撑的竖向布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支撑与挡土构件连接处不应出现拉力

B

支撑底面与下方主体结构楼板间的净距不宜小于0.7m

C

支撑至坑底的净高不宜小于3m

D

多层水平支撑时,各层水平支撑宜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层间高度不宜小于3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基坑勘察布置点宜布置在()。

A、基坑内

B、基坑外

C、基坑底

D、基坑开挖边坡


答案:B

第2题:

对于明式排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期排水是排除基坑内的积水、围堰及基坑的渗水

B、经常性排水是排除基坑内的积水

C、基坑开挖过程中布置排水系统时,常将排水干沟布置在基坑周边

D、修建建筑物时的排水系统,通常都布置在基坑四周


答案:A

第3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竖向布置,说法正确的有( )。

A.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

B.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

C.避免错层和局部夹层

D.同一层的楼面应尽量设置在同一标高处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孔隙水压力及地下水位的监测点布置要求中,正确的是()。

  • A、竖向布置孔隙水压力监测点时监测点,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竖向间距宜为2~5m,数量不宜少于3个
  • B、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竖向布置,监测点视具体情况确定
  • C、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
  • D、水位观测点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0.5m,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

正确答案:A

第5题:

对于一级建筑基坑,下列不是应测项目的是()。

  • A、深层水平位移
  • B、立柱的竖向位移
  • C、维护墙的内力
  • D、支撑内力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关于多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竖向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楼层刚度大于其相邻上层刚度的80%,且连续三层总的刚度降低不超过60%。

B.相邻楼层质量之比不超过 1.5(屋顶层除外)。

C.楼层抗侧力构件的总受剪承载力大于其相邻上层的80%。

D.框架一支撑结构中,支撑(或剪力墙板)宜竖向连续布置,除底部楼层和外伸刚壁所在楼层外,支撑的形式和布置在竖向宜一致。


正确答案:A

第7题:

对于基坑监测的说法,哪项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要求?(  )

A、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中部位
B、围护墙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角点处
C、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上部的1/3部位
D、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布置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第5.2.13条,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A项,根据第5.2.5条,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B项,根据第5.2.4条,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C项,根据第5.2.6条,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

第8题:

内支撑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

A、内支撑的布置应满足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

B、宜避开地下主体结构的墙、柱

C、相邻支撑的水平间距应满足土方开挖的施工要求,且不宜小于4m

D、基坑形状有阳角时,阳角处的支撑应在两边同时设置


答案:ABCD

第9题:

对于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必须按“由下而上,先撑后挖”的原则施工。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建筑基坑工程中围护墙内力的竖向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

  • A、1~2m
  • B、2~4m
  • C、3~5m
  • D、0.5m~1m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