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木结构的优势。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木结构的优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木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三层”,其主要依据为下列何项?( )

A.木结构的承载能力
B.木结构的耐久性能
C.木结构的耐火性能
D.木结构的抗震性能

答案:C
解析: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年版)第10.3.1条规定,木结构建筑的建造层数与防火性能有关,为满足防火要求,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三层。因此C项正确。

第2题:

简述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不同?


正确答案: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个物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但不可以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成本的高低。

第3题:

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的优势与劣势优势


参考答案:从动机上看,政府部门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倡导者;从资金上看,政府部门解决了信息建设所需要的财政资金问题;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来看,政府部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推进者。劣势振幅部门习惯的管理模式和思维上的惰性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障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不当;政府部门信息建设各自为政的作风阻碍信息的共享。

第4题:

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包括()。

  • A、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土木结构
  • B、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泥土
  • C、砖混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 D、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木结构的优势。


正确答案: 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第6题:

木结构子分部工程由()与木结构的防护组成。

  • A、方木和原木结构
  • B、板材结构
  • C、胶合木结构
  • D、轻型木结构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


正确答案: (1)取材方便。我国古代森林茂密,加之木材易于加工,以及青铜工具及后来铁制工具的使用。
(2)适应性强。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且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具备很大的消减地震力的潜力。
(4)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且唐宋后采用类似于今天的“模数制”,可同时加工后组合拼装
(5)便于修缮和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易于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

第8题:

木结构子分部工程由( )两分项工程组成,并应在分项工程皆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子分部工程的验收。

A.方木和原木结构
B.方木结构制作安装
C.胶合木结构
D.轻型木结构
E.木结构防护
确认答案

答案:A,E
解析:
根据木结构工程的基本规定:木结构子分部工程由方木和原木结构、木结构防护两分项工程组成。

第9题:

简述木结构的缺陷。


正确答案: 1、木材越来越稀少。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3、在南方,还有白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
4、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
5、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第10题:

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答案: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抗震性强;而且取材方便,加工容易;其缺点是不耐久、不耐潮、不耐火、不耐虫蛀、不耐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