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是通过法定程序对()的一种法律确认A 宪法B 政治仪式C 宪法的权威D 政治规矩

题目
单选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是通过法定程序对()的一种法律确认
A

宪法

B

政治仪式

C

宪法的权威

D

政治规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2014-7-1

B.2014-8-8

C.2014-10-1

D.2014-12-4


参考答案:D

第2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哪一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4日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A、宪法宣传日

B、国家宪法日

C、宪法学习日


答案:B

第4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 )。

A.扶贫日
B.烈士纪念日
C.国家宪法日
D.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答案:C
解析:

第5题:

国家决定设立宪法日是由( )决定的。

A.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B

第6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试述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参考答案: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由国家强制力实施。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和核心。3、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定的法律规范调整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它的内容在于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国家的总章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生活中最重大和根本的问题,它是国家和公民活动的法律基础。正因为宪法的内容在于确认一国的根本制度,因此有的国家就把宪法与根本法等同起来。基于宪法的根本法特征,宪法不能像普通法律那样具体。4、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法律效力即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国家赋予法律以约束力和强制力是法律具有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法律得以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7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24日

B.10月1日

C.12月4日

D.10月10日


参考答案:C

第8题:

()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指出,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正确答案: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2月4日

第9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通过()的形式解释宪法。

A.制定法律

B.修改宪法

C.发布决定

D.发布决议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201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皙。这表明()。


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只有宪法是具有权威性的法律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案:D
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体现的是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D项正确;宪法不是所有法律的总和,A项说法错误,排除;任何法律都具有权威性,C项说法错误;B项在题干中未体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