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元杂剧剧本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五折一楔子"。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飞机的气动布局形式有哪些?请简述各布局形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有常规布局、无尾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和飞翼布局
特点:常规布局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这种布局一直沿用到现在,也是现代飞机最经常采用的气动布,因此称之为“常规布局”。20多年前,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机翼前沿根部靠近机身两侧处增加一片大后掠角圆弧形的机翼面积,就可以大为改善飞机大迎角状态的升力。这增加的部分在我国一般叫做“边条”。新式战斗机很多都采用这种布局,如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美国的F-22、F-16、F-18等。只要看到一型飞机采用了边条的设计,就可推测到这型飞机是强调近距离格斗性能,适合大迎角、大过载机动飞行的。美国的飞机一直钟情于常规布局。虽然美国通过X-31试验机已经获得了鸭式布局设计的要领,但在新一代战斗机F-22亮相时,大家看到的仍然是常规布局。
无尾布局
通常说的“无尾布局”,是指无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还是有的。这种布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实用了。德国的火箭动力战斗机Me-163就是这种布局。60年代采用这种布局的飞机比较多,如法国的“幻影”Ⅲ、美国的F-102、F-106、英国的“火神”式轰炸机等。在无尾布局的飞机上,副翼兼顾了平尾的作用。省去了平尾,可以减少飞机的重量和阻力,使之容易跨过音速阻力突增区,其缺点主要是起降性能差。
无尾布局的飞机高空高速性能好,适合做截击机用。但其低空区音速机动性能差,不符合现代飞机发展趋势,正逐渐被鸭式布局所取代。
鸭式布局
鸭式布局,是一种十分适合于超音速空战的气动布局。早在二战前,前苏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早期的鸭式布局飞起来像一只鸭子,“鸭式布局”由此得名。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的前翼称为“鸭翼”。战机的鸭翼有两种,一种是不能操纵的,其功能是当飞机处在大迎角状态时加强机翼的前缘涡流,改善飞机大迎角状态的性能,也有利于飞机的短矩起降。真正有可操纵鸭翼的战机目前有欧洲的EF-2000、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39等。这些飞机的鸭翼除了用以产生涡流外,还用于改善跨音速过程中安定性骤降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少配平阻力、有利于超音速空战。在降落时,鸭翼还可偏转一个很大的负角,起减速板的作用。据称,俄罗斯下一代的飞机也考虑使用鸭式布局。
三翼面布局
在常规布局的飞机主翼前机身两侧增加一对鸭翼的布局称为“三翼面布局”。俄罗斯的苏-34、苏-35和苏-37都采用这种布局。美国在F-18上也试过这种布局,但没有发展为生产型号。三翼面布局的前翼所起的作用与鸭式布局的前翼相同,使飞机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机动性较好。但目前这种布局的飞机大多是用常规布局的飞机改装成的。三翼面布局的缺点是增加了鸭翼,阻力和重量自然也会增大,电传操纵系统也会复杂一些。不过这种布局对改进常规布局战机的机动性会有较好的效果。
飞翼布局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和德国就开始研究这种布局的飞机。现代采用飞翼布局的最新式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B-2隐型轰炸机。由于飞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连垂直尾翼都没有,只是像一片飘在天空中的树叶,所以其雷达反射波很弱,据说B-2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只有同类大小飞机的百分之一。过去飞机没有电传操纵系统,也没有计算机帮助飞机员操纵飞机,因此,飞翼式飞机的飞行控制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类似B-2这样的飞翼布局,其空气气动力效率高、升阻比大、隐身性能好,但机动性差、操纵效能低,所以这种局面目前只适用于轰炸机

第3题:

元杂剧剧本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五折一楔子”。(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4题:

简述传奇剧本体制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传奇剧本体制特点表现为:
(1)剧本不再标题目,而将题目换成副末开场后的四句下场诗;
(2)剧本“分出标目”,现存最早的分出标目的完整剧本,是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刻本》荔枝镜》;
(3)剧本分卷,分卷体例的出现和定型大约也在嘉靖年间;
(4)每出后的四句下场诗被普遍采用。

第5题:

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一般一本四折;
(2)有的剧本有楔子(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
(3)末尾有题目正名;
(4)每一折由曲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言语,简称“白”)、科范(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简称“科”)三部分组成。

第6题:

元杂剧的形式体制特点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1)一般为“一本四折”。“折”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而成的一个单元。四折成为一本。许多剧本还有楔子。
(2)剧本分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3)角色分末、旦、净三类。
“一角众脚”
(4)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

第7题:

据统计流传至今的元杂剧剧本将近有160种。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元杂剧剧本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一本四折一楔子”。()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元杂剧在艺术形式上直接上承宋()和金(),并在诗词、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正确答案:杂剧;院本

第10题:

简述元杂剧的音乐特点?


正确答案: 元杂剧的音乐特点:
(1)元杂剧的结构:四折——楔子;
(2)表演组成:曲(歌唱)、宾白(说白)、科(动作)三分部,一个角色主唱;
(3)唱曲来源:唐宋大曲、鼓子词、唱赚、诸宫调、民间歌曲,称为“北曲”;
(4)音乐特点:一折一宫一“套数”,曲牌联缀固定格式:[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
(5)音乐风格:七声音阶,节奏较快,风格刚健豪放,以遒劲为主;
(6)伴奏乐器:琵琶、鼓、笛、拍板、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