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A 0.548B 0.555C 0.648D 0.758

题目
单选题
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
A

0.548

B

0.555

C

0.648

D

0.758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为:Q=μ·F·∑ΔH/365式中:μ——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F——计算面积;∑ΔH——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所以,Q=0.02×10000×1/365=0.548msup>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 )估算。

A.总补给量
B.总排泄量
C.降水入渗补给量
D.地表水入渗量

答案:A
解析: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时,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只计算排泄量。平原、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应以计算补给量为主。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区,应利用排泄量法结合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补给量与排泄量的平衡分析。

第2题:

地下水的循环包括(  )。

A. 补给、径流、排泄
B. 径流、补给、排泄
C. 入渗、补给、排泄
D. 补给、入渗、排泄

答案:A
解析:
地下水循环是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过程。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地表水、人工补给等形式获得补给,在含水层的岩土介质中流过一段路程,然后又以泉水、蒸发等形式排出地表,如此周而复始。

第3题:

潜水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降雨多,水位上升,反之,水位下降。在干旱地区,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大气凝结水
C.地表水
D.深层地下水

答案:B
解析:
大气降水是补给潜水的主要来源。降水补给潜水的数量多少,取决于降水的特点及程度、包气带土层的透水性及地表的覆盖情况等。一般来说,时间短的暴雨,对补给潜水不利,而连绵细雨能大量地补给潜水。在干旱地区,大气降雨很少,潜水的补给只靠大气凝结水

第4题: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估算。

  • A、总补给量
  • B、总排泄量
  • C、降水入渗补给量
  • D、地表水入渗量

正确答案:A

第5题:

大气降水的补给是()主要的补给来源。

  • A、上层滞水
  • B、潜水
  • C、地下水
  • D、承压水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 )m3

A.0.548
B.0.555
C.0.648
D.0.758

答案:A
解析:
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μ·F·∑ΔH/365=0.02×10000×1/365=0.548m3。式中,μ表示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F表示计算面积;∑ΔH表示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

第7题:

下面关于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相互关系的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在洪水期,当河道水位上涨超过地下水位,地表径流将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上升
B.在枯水期,河道流量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补给
C.在枯水期,河道断流与流域内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无关
D.在洪水期之前可以通过适当地超采地下水来削减河道洪量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A. 降水入渗补给
B. 地表水补给
C. 人工补给
D. 含水层补给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根据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地下水资源量等于总排泄量或总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以()估算。

  • A、总补给量
  • B、总排泄量
  • C、降水入渗补给量
  • D、地表水入渗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

  • A、0.548
  • B、0.555
  • C、0.648
  • D、0.758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