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案例背景材料:“路面工程质量检验”案例答案解析题 某一级公路工程K9+000~K36+000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6℃,工程任务重、工期紧。路面施工完成后,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测1处,中线平面偏位

题目
问答题
案例背景材料:“路面工程质量检验”案例答案解析题 某一级公路工程K9+000~K36+000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6℃,工程任务重、工期紧。路面施工完成后,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测1处,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2点,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问题: (1)该施工单位对填隙碎石的实测项目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单位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不全面。还应实测压实度、弯沉值。
(2)
1)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偏差σ、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2)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点。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工程K9 + 000~K36 + 000 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 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6℃,工程任务重、工期紧。路面施工完成后,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
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 测1 处,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 测2 点,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 测1 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2.问题:
(1)该施工单位对填隙碎石的实测项目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单位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解析:
(1)不全面。还应实测压实度、弯沉值。
(2)①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 计算标准偏差σ、国际平整度指数IRI;②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 测4 点。

第2题:

振动压路机是在静力压路机的碾轮上安装了激振机构,它适用于( )。
A、公路工程的土方碾压
B、垫层、基层、底基层的各种材料碾压
C、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初压
D、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复压
E、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终压


答案:A,B,D
解析:
参见教材P246。

第3题: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几何参数不定性则指结构层的底基层厚度、基层厚度和面层厚度的变异性。()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面层、基层、底基层都是路面工程中主要分项工程。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某二级公路工程K0+000~K25+800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7℃,工程任务重、工期紧。为保证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加强因素控制,做到预防为主,实施施工动态管理。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落实、考查措施。其中,在《质量控制关键点明细表》中,对该路面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情况叙述如下:(1)底基层高程、平整度的检查与控制;(2)基层的压实度、弯沉值检查与控制;(3)基层的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4)混凝土材料的检查与试验控制;(5)混凝土的摊铺、振动、成型及避免离析控制;(6)混凝土的整平饰面。该施工单位严格按以上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现场质量控制。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主要检查内容有:面板的平整度、厚度;路面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面高程、路面横坡;纵横缝的顺直度。经检查,以上检查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问题】3、根据以上施工单位的自检情况,是否可以确定该路面工程为合格工程?为什么?


答案:
解析:
3、不能。因为对于路面工程的检查,除以上内容外,还有: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路面的抗滑构造深度检查以及相邻面板间的高差检查。

第6题:

在确定路面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技术要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公路等级
B.交通荷载等级
C.结构形式
D.材料类

答案:A,B,C,D
解析:
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11页4.1.2

第7题: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不包括(  )。

A.基层施工所采用设备组合及拌和设备计量装置校验
B.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含水量、拌和均匀性、配合比
C.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及横坡等
D.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压实方案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1)基层施工所采用设备组合及拌合设备计量装置校验。
(2)路面基层(底基层)所用结合料(如水泥、石灰)剂量。
(3)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含水量、拌合均匀性、配合比。
(4)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及横坡等。
(5)如采用级配碎(砾)石还需要注意集料的级配和石料的压碎值。
(6)及时有效地养护。
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压实方案属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

第8题:

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种等级路面的底基层,不应用作( )的基层。

A.低级路面

B.中级路面

C.次高级路面

D.高级路面


正确答案:D

第9题:

“交通工程主要系统质量检验与测试”案例答案解析题 背景 某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已经完工,需要对交通工程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测. 问题 交通标志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交通标志的检测
1.交通标志的制作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以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2.对于交通标志各构件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标志板外形尺寸、标志字符尺寸、标志面反光膜等级及逆反射系数、标志面反光膜缺陷、气泡检查、反光膜拼接、支撑结构及连接件的质量、金属构件的防腐、标志板与铝槽的连接等.另外,还应根据《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中的要求对标志面所用的反光膜的性能进行检测.
3.对于施工完毕的标志,主要应进行标志板安装平整度检验、立柱垂直度检验、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检验、标志板内侧距土路肩边线距离检验、基础尺寸检验等.特别要注意悬臂式和门架式标志的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允许偏差为+l00mm,0)
柱式标志的标志板内侧距土路肩边线距离(允许偏差为+l00mm,0),从而满足公路净空及建筑限界的要求.
4.里程标和百米标的检测项目与标志相同.
二、交通标线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哪些?
交通标线的检测
所有标线涂料均应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中的要求.
对于标线涂料,应根据涂料的类型不同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
1.溶剂型路面标线涂料分力普通型和反光型.普通型是指涂料中不含玻璃珠,施工时也不撒布玻璃珠;反光型是指涂料中不含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溶剂型涂料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容器中的状态、密度、黏度、施工性能、加热稳定性、涂膜外观、不粘胎干燥时间、遮盖率、色品性能、耐磨性、耐水性、耐碱性、附着性、柔韧性、固体含量等.
2.热熔型涂料分为普通型、反光型和突起型,涂料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密度、软化点、涂膜外观、不粘胎干燥时间、色度性能、抗压强度、耐磨性、耐水性、耐碱性、玻璃珠含量、流动性、涂层低温抗裂性、加热稳定性、人工加速耐候性等.
3.双组分涂料分为普通型、反光型和突起型,涂料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容器中状态、密度、施工性能、涂膜外观、不粘胎干燥时间、色度性能、耐磨性、耐水性、耐碱性、附着性、柔韧性、玻璃珠含量、人工加速耐候性等.
4.水性涂料分为普通型和反光型,涂料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容器中状态、黏度、密度、施工性能、漆膜外观、不粘胎干燥时间、遮盖率、色度性能、耐磨性、耐水性、耐碱性、冻融稳定性、早期耐水性、附着性、固体含量等.
对于已完工的标线,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标线的横断位置、标线线形、标线的长度及宽度,标线纵向间距、标线厚度、表面污染、涂层变色、反光效果、缺陷检查等.
对于突起路标,主要检查外观和尺寸、色度、逆反射性能、抗冲击性能、抗压性能、密封性、安装位置、线形与路面粘结性能等.
三、护栏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哪些?
波形梁护栏
波形梁护栏构件均应符合《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281、《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JT/T45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的有关要求.波形梁护栏的端头处理及与桥梁护栏过渡段的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
护栏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构件的材料性能和外观尺寸、金属构件的防腐处理、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尺寸、护栏的安装情况、高度、横断位置、线形等.
混凝土护栏
护栏混凝土强度和护栏的正截面尺寸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护栏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外观尺寸、安装情况、混凝土表面外观、地基压实度、基础平整度等.
四、交通工程综合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是什么?
交通工程机电系统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特点
除了与其他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基本相同外,还要根据交通工程施工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如下内容:土建、管道、房建施工进度状况;施工顺序及工艺;机电设备的测试;各系统的调试及联动调试;缺陷责任期内的服务.

第10题:

“悬臂施工、梁段预制、长线法施工工序”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大桥为(50+4×80+50)m连续梁桥,主梁为双箱单室箱形结构,混凝土标号为50号,采用悬臂拼装施工工艺。梁段采用长线法预制,缆索吊装就位。 问题: 简要叙述长线法施工工序。


正确答案: 长线法施工工序:预制场、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梁段吊运存放、修整→粱段外运→梁段吊拼。
考点解读:悬拼法施工方法
1.梁段预制方法分长线法及短线法。
2.长线法,组成梁体的所有梁段均在固定台座上的活动模板内浇筑且相邻段的拼合面应相互贴合浇筑,缝面浇筑前涂抹隔离剂,以利脱模。
优点是由于台座固定可靠,成桥后梁体线性较好,缺点是占地较大,地基要求坚实,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移动分散。
3.短线法,梁段在固定台座能纵移的模内浇筑。待浇梁段一端设固定模架,另一端为已浇梁段(配筑梁段),浇毕达到强度后运出原配筑梁段,达到要求强度梁段为下待浇梁段配筑,如此周而复始,台座仅需3个梁段长。优点是场地较小,浇筑模板及设备基本不需要移机,可调的底、侧模便于平竖曲线梁段的预制,缺点是精度要求高,施工要求严,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4.长线法施工工序:
预制场→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梁段吊运存放、修整→梁段外运→梁段吊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