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A 全体性B 全面性C 主体性D 发展性

题目
单选题
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A

全体性

B

全面性

C

主体性

D

发展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全体性、发展性等特征,其中____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正确答案:
主体性

第2题:

简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


正确答案:面对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因此1999年6月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思想指出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面对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因此,1999年6月,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思想,指出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第3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全体学生

第4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渐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答案:C
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这样的表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支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知,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是对原有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等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我国教育改革转向内涵发展。

第5题: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认为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因此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思想,认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但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却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要求“形成鼓励进行新的课程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6题:

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全体性

B.全面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正确答案:C

第7题: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面向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全体学生

第8题:

各国均把()教育改革作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点。

A、学前

B、中小学

C、高等

D、职业


参考答案:B

第9题: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最为重要的是(  )

A.素质教育的实施
B.科教兴国的要求
C.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呼求
D.教育理念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常识性知识。

第10题:

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全体性 B.全面性C.主体性 D.发展性


答案:C
解析:
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