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有助于识别死亡时尸体体位的死后变化是()A 尸冷B 尸斑C 尸僵D 角膜混浊

题目
单选题
有助于识别死亡时尸体体位的死后变化是()
A

尸冷

B

尸斑

C

尸僵

D

角膜混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尸斑出现的时间是( )

A.死后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

B.死后4~6小时

C.死亡后24小时

D.死亡后2~4小时

E.死亡后12~16小时


参考答案:D

第2题:

早期死后变化(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等。


参考答案:超生现象、尸冷、尸僵尸斑、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

第3题:

护士进行尸体护理时,操作不当的是 查看材料

A.护士洗手、戴口罩

B.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护士应尽快进行尸体护理,以防僵硬

C.正确放置尸体识别卡,以便于识别尸体

D.满足家属的任何要求

E.按出院患者进行床单位、用物的消毒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患者,男,27岁。车祸伤及内脏出现循环衰竭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护理时,为了防止面部淤血,易于辨认。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洗脸,闭合眼睑

B、头下垫枕头

C、擦洗身体,填塞身体孔道

D、第一张尸体识别卡系于右手腕部

E、第二张尸体识别卡别在尸单外面的腰部

护士进行尸体护理的前提是( )A、患者的心跳呼吸停止后

B、患者的意识丧失之后

C、抢救工作的效果不显著时

D、在家属的请求之后

E、医生作出"死亡"诊断之后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第5题:

尸体腐败出现时间是

A、死后2~4小时

B、死后4~6小时

C、死后12~16小时

D、死后24小时

E、死后48小时


参考答案:D

第6题:

晚期后变化(24小时以后发生的尸体变化)A.毁坏型晚期死后尸体变化:()。B.保存型尸体变化:()。


参考答案: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浸软

第7题:

对死后器官的捐赠者,医务人员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准则"的是

A、拒绝死者生前选择心肺功能停止的死亡标准

B、如我国实施脑死亡应尊重死者生前选择该标准

C、尊重死者生前对死后尸体处理的意愿

D、保护摘取器官的尸体外观形象

E、维护死亡的尊严


参考答案:A

第8题:

尸体护理时,2张尸体识别卡分别系于()()。


正确答案:死者右手腕部 停尸屉外

第9题:

老人死后须有医生明确诊断已死亡,才能进行尸体料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10题:

进行尸体护理时,头下垫一软枕的目的是

A.防止面部淤血变色

B.用于安慰家属

C.便于家属识别

D.保持尸体整洁

E.保持尸体位置良好


正确答案:A
进行尸体护理时,头下垫一软枕,是为了防止面部淤血变色,以免引起患者家属难过伤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