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我国新课程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我国新课程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课程功能的转变: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主动学习。
2、课程结构的转变: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实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
3、课程内容的转变:从“难、繁、偏、旧”→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现实”。
4、课程管理方式的转变:国家集中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学习方式的转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主动参与、探索学习。
6、评价和考试功能的转变:甄别、选拔→激励、促进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新课程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革 命传统,具有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3)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方法;
(4)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

第2题: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臵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3题: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改变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整合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使课程实施过程更加生动、合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调整课程评价方式。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4题:

我国新课程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1、课程功能的转变: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主动学习。
2、课程结构的转变: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实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
3、课程内容的转变:从“难、繁、偏、旧”→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现实”。
4、课程管理方式的转变:国家集中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学习方式的转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主动参与、探索学习。
6、评价和考试功能的转变:甄别、选拔→激励、促进发展

第5题:

试分析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正确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6题: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创新教育理论;
2、个性教育理论;
3、主体教育理论;
4、多元智力理论;
5、综合课程理论;
6、现代教育思潮。

第7题:

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

第8题:

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正确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9题: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2)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3)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4)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10题:

新课程对学习方式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5.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中学阶段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迅速增强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