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是指(  )。

A: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B: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C:经济社会发展纲要
D: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答案:B
解析:

第2题:

简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正确答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拗口国家对较长时期(如10年、20年或更长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部署和安排,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3题: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最明智选择。我国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人民不够富裕,发展任务及其繁重的情况下,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没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拥有的环境容量,也没有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多,人口多又要发展,因此,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一问题对我国比对其它国家来说要严峻得多和现实得多。现在大家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这种共识是以前从来没有的,这是我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走出经济效益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在世界各国对比中完善自己的必然结论。我国面临着比其它国家更加严峻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我国人类活动强度过大,人口数量负担过重,资源承载能力过高,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第4题:

简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包括的基本要素。


正确答案: 一个完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般包括以下要素:
1.战略方针;
2.战略目标;
3.战略重点;
4.战略布局;
5.战略步骤;
6.战略措施。

第5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也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6题:

简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概念。


正确答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一国政府根据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规划期的实际情况,对规划内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体的具体部署和安排。

第7题: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正确答案: 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第8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

A、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B、土地资源状况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决定因素

C、应对本地区土地资源状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参考答案:AB

第9题:

简述中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相比,我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以下特点:
1.战略指导思想比较稳健务实;
2.战略目标选择的视野更加开阔;
3.战略重点明确且符合国情;
4.战略措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5.战略步骤稳妥渐进。

第10题:

简述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正确答案: 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
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拟定的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应选择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指标。战略目标可分为多个层面,包括总体目标和从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明确的城市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一般采用定性的描述。
发展方向的定量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
如经济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等)、经济效益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耗指标等)、经济结构指标(三次产业比例等)等。
社会发展指标:
如人口总量指标(总人口控制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等)、人口构成指标(城乡人口比例、就业结构等)、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人均居住面积)、居民精神
文化生活水平指标等。
城市建设指标:
如建设规模指标、空间结构指标、基础设施供应水平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等。
2、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关键性意义的问题,通常表现在以下
方面:
(1)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遵循客观的市场竞争规律,把自己的优势作为战略重点,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争取主动,求得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有的城市虽然交通区位突出,但并没有转化为经济区位优势,对此就应注重对交通资源的整合,处理好交通发展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
(2)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
科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源、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产生人才的基础,交通是经济运转和流通的基础。因此,科技、能源、教育和交通经常被列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3)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城市是由不同的系统构成的有机联系和互相制约的整体,如果系统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战略的实施,该系统或环节也会成为战略重点。如受到资源约束的城市,要深入分析本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4)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城市空间增长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诸如城市发展的方向、空间布局结构以及在时序关系上都会因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需求而改变。
3、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重点加以具体化、使之可操作的过程。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基本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改变、空间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政策研究在战略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既要有宏观的视角,也必须有微观的可操作的抓手,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软件”因素,同时注意体现"软中有硬"的整体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