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新经济发展以()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6%。A新技术B新产业C新业态D新模式

题目
多选题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新经济发展以()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6%。
A

新技术

B

新产业

C

新业态

D

新模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新经济发展以()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6%。

  • A、新技术
  • B、新产业
  • C、新业态
  • D、新模式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请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说明什么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打造区域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性制度作用,健全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配套政策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形成各类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在严格保护好生态和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集约高效有序开展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重点水源地、湿地、国家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探索推进“多规合一”,依法开展战略环评和园区规划环评,提高空间治理能力和管控效率。
2.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实施重点产业集聚工程,推动企业入区入园,打造若干产业功能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做好省级项目统筹,谋划推进一批补齐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层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区域关键性大项目,探索各市间重大园区、项目的联动协作机制和利益分成机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评估调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沂蒙革命老区整体发展,在全国打造率先脱贫、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典范。
3.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济莱一体化、济淄一体化、济泰一体化、青潍一体化、烟威一体化等区域协作发展。强化规划政策协同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市场统一开放、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共赢发展。创新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规划衔接、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机制。支持济南、青岛、烟台等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推进撤县设市、设区。

第3题:

简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主攻方向。


正确答案: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动新技术异军突起、新产业培育壮大、新业态层出叠现、新模式蓬勃涌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产业智慧化。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加快制造业智慧化改造,提升服务业智慧化水平,推动农业智慧化发展,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标准,实现价值链向高水平跃升,促进“老树发新芽”“有中出新”,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
智慧产业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物联网、车联网、空天海洋、生命科学、量子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加速知识、技术、创意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筑巢引新凤”“无中生有”,实现新兴产业提规模。
跨界融合化。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培植壮大农业“新六产”,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推动产业行业交叉渗透提档升级,不断衍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实现跨界融合提潜能。
品牌高端化。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品牌,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质造”转变,打响“好品山东”“好客山东”“诚信山东”“食安山东”品牌,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品牌高端提价值。

第4题: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山东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2017年达到72678.2亿元,居全国第()位。

  • A、1
  • B、2
  • C、3
  • D、5

正确答案:C

第5题:

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着力突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山东省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转型升级压力大,传统动能主体地位尚未根本改变。
新经济规模偏小,新兴产业占比低,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实力整体偏弱,新业态、新模式处于起步或跟跑阶段,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研发创新投入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仅占7%,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消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重点领域改革难度加大,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亟待优化调整,民营企业活力不足,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仍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和政府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挖掘不够,国际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面开放的广度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这些是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着力突破的关键问题,迫切需要创新思路加快解决。

第6题:

请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说明什么是统筹陆海联动发展?


正确答案:坚持陆海资源互补、陆海发展并举、陆海安全并重,综合考虑陆海承载能力,协同推进陆海开发、建设和保护,实现陆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创新陆海统筹管理模式。全面开展陆海产业规划衔接,繁荣发展湾区经济。以临港临海产业为重点,加快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建立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的海洋信息联动机制,建设山东省海洋大数据中心,创建全国“智慧海洋”建设示范区。在维护海洋生态空间安全的基础上,统筹滨海土地、围填海造地、海岛开发,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统筹海陆水资源利用,实施“胶东海上调水”工程,沿海重化工业园区要优先利用淡化海水,沿海城市要逐步推广大生活海水利用,以海补淡,节约稀缺的内陆淡水资源。
2.加强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强化河湖海域空间生态管控,保护自然岸线,推进人工岸线生态化。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严格河流水质考核。保护山东半岛黄金海岸资源,建设国家岸线资源保护利用试验区。深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浅海海底森林营造、蓝色海湾治理、重要河口生态环境修复、黄金岸线恢复和潮间带湿地绿化美化五大工程,在沿海7市开展河海共治、海岛生态、占用优质岸线退出、海洋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等试点,支持威海推进重点海湾保护治理“湾长制”试点创新。支持长岛创建国家海洋公园和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7题: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现山东省新经济规模偏小,新兴产业占比低,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实力整体偏弱,新业态、新模式处于起步或跟跑阶段,()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A、新业态
  • B、新动能
  • C、新模式
  • D、新发展

正确答案:B

第8题:

简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筹区域协调、城乡一体、陆海联动和减排节能绿色发展,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础上,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地、承接南北转型发展的高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推进山东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建成全国重要的新经济发展聚集地和东北亚地区极具活力的增长极,为促进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第9题: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山东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以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8千美元提高()美元以上。

  • A、10000
  • B、15000
  • C、20000
  • D、30000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创新创业迸发新活力。在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 A、1.35
  • B、2.35
  • C、1.85
  • D、2.85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