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是()。A 滞胀危机B 货币危机C 能源危机D 金融危机

题目
单选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是()。
A

滞胀危机

B

货币危机

C

能源危机

D

金融危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A.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

B.1857年美国经济危机

C.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D.1973~1975石油危机


正确答案:C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凯恩斯革命”应用而生。

第2题: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的主要特点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起伏较大;再生产周期各阶段的交替进程不甚明显,各阶段的特征有所政弱: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2)出现新特点的原因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些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变化,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第3题:

固定资本更新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


参考答案:B

第4题: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B.经济危机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E.经济危机集中体现和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


正确答案:ABCE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有双重作用,所以D项错误。

第5题:

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知()

A、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只有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每时每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中

D、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参考答案:ABD

第6题: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扩大资本输出,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7题: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

B、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减弱

C、各阶段的交替过程跟过去一样明显

D、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参考答案:ABD

第8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正确答案:√

第9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根源是 ()。


答案: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第10题:

在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述中,错误的论断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D.经济危机通过破坏生产力的方式,能够暂时缓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C
本题是否定型题干(要求选出错误而非正确的选项),不太适合通常的做题习惯,有一定难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绝对过剩是繁荣而非危机。把握要害的关键词很重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