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判断题一次体育活动的总时间是30分钟,其中幼儿真正参与运动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此次运动的密度达到约33%。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一次体育活动的总时间是30分钟,其中幼儿真正参与运动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此次运动的密度达到约33%。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运动密度”又叫“练习密度”,是课中幼儿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运动参与是指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运动参与的是:

A.小强体质较弱,为了增强体魄,他开始参加体育活动
B.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小生的父亲经常带他去游泳
C.小张酷爱网球比赛,会经常观看各种各样的网球比赛
D.小李热爱跑步,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参加马拉松比赛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②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强为增加体魄而运动,体现了态度上的主动,但是不一定会发展成兴趣和爱好,或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没有体现出其后期行为表现的主动性,不符合定义;
B项:父亲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其学游泳,不是孩子主动参与,不符合定义;
C项:观看比赛不是参与体育运动,不符合定义;
D项:小李因热爱跑步,主动参与了马拉松比赛,体现了“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符合定义。

第3题:

每一次健身运动中,运动与运动之间休息次数的多少和休息时间的长短是指()

A.运动时间

B.运动强度

C.运动频度

D.运动密度


正确答案:D

第4题:

幼儿体育活动中,应以通过严格控制次数、活动时间、活动强度和活动密度来达到适宜的运动量。体现了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组织的()原则。

  • A、动静交替性原则
  • B、日常性原则
  • C、全面发展性原则
  • D、适量性原则

正确答案:D

第5题:

制定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确定目标,选择运动项目,确定()

  • A、运动量和时间
  • B、运动强度、时间、密度
  • C、运动强度、时间、频度
  • D、运动强度和次数

正确答案:C

第6题: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特点是()。

A.强度较小,密度较小,时间较长
B.强度较大,密度较大,时间较短
C.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
D.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长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运动负荷应当选择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的体育活动。

第7题:

一次体育活动的总时间是30分钟,其中幼儿真正参与运动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此次运动的密度达到约33%。

A

B



第8题:

幼儿体育活动中,应以通过严格控制次数、活动时间、活动强度和活动密度来达到适宜的运动量。体现了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组织的动静交替性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一次体育活动的总时间是30分钟,其中幼儿真正参与运动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此次运动的密度达到约33%。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指的是体育课的()。

  • A、一般密度
  • B、运动密度
  • C、练习密度
  • D、单一密度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