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对于n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n+1个塑性铰B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的“屈服”,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可以利用C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贯穿于裂缝产生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D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

题目
多选题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对于n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n+1个塑性铰

B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的“屈服”,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可以利用

C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贯穿于裂缝产生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

D

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论静定和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随外载的增大,均存在截面应力重分布的现象,而塑性内力重分布只存在于超静定结构内,静定结构中不存在塑性内力重分布。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按内力塑性重分布计算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时,应遵循那哪些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按内力塑性重分布计算钢筋商品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受力钢材宜采用HRB335级和HRB400级热轧钢筋;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45的范围内;
(2)弯矩调幅不宜过大,应控制调整后的截面极限弯矩M调不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弯矩Me的75%,即M调≥0.75M弹。
调幅值愈大,该截面形成塑性铰就越早。为了防止因调幅值过大,使构件过早的出现裂缝和产生过大的挠度而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根据试验研究,应控制下调的幅度不大于25%
(3)调幅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ζ不应超过0.35,也不宜小于0.10;如果截面配有受压钢筋,在计算ζ时,可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
调幅越大要求截面具有的塑性转动能力也越大。而对截面几何特征一定的钢筋混疑土梁来说,其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与配筋率有关——随受拉纵筋配筋率的提高而降低。而配筋率ρ可由商品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反映,对于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因此,ζ值直接与转动能力有关。ζ>ζb为超筋梁,受压区商品混凝土先压坏,不会形成塑性铰,在塑性设计中应避免使用;ζ<ζb为适筋梁,可以形成塑性铰。ζ值越小,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越大。因此,为了保证在调幅截面能形成塑性铰,并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要相应地限制配筋率ρ,或含钢特征值ξ。试验表明,当时,截面的塑性转动能力一般能满足调幅25%的要求。
(4)调整后的结构内力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连续梁、板各跨两支座弯矩的平均值加跨中弯矩,不得小于该跨简支梁跨中弯矩的1.02倍,即(MA+MB)/2+Ml≥1.02M0;同时,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值均不宜小于M0的1/3。
(5)构件在内力塑性重分布的过程中不发生其他脆性破坏,如斜截面受剪破坏,锚固破坏等,这是保证内力塑性充分重分布的必要条件
为此,应将按《规范》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所需的箍筋面积增大20%。增大的区段为:当为集中荷载时,取支座边至最近一个集中荷载之间的区段;当为均布荷载时,取距支座边为1.05h0的区段。同时,配置的受剪箍筋ρsv=Asv/bs>0.3ft/fyv,以减少构件斜拉破坏的可能性。

第3题:

在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以下构件可以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是()

A、使用阶段不允许开裂的构件

B、处于腐蚀环境的构件

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

D、使用阶段允许开裂的构件


参考答案:D

第4题:

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形成机动体系后,才是完全内力重分布。()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各杆刚度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内力按()和截面按()二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合理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同时又能符合结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节约材料,获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正确答案:弹性理论计算;极限状态设计

第7题:

不论静定或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随外载的增大,均存在截面应力重分布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关于超静定结构特点和优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防护能力强;
B.内力和变形的峰值较大
C.内力和变形分布较均匀
D.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力和内力仅与各杆的相对刚度有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超静定结构的特点和优点。特点:(1)反力和内力只用静力平衡条件不能全部确定。(2)具有多余约束(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3)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力和内力仅与各杆的相对刚度有关,一般相对刚度较大的杆,其反力和内力也较大;各杆内力之比等于各杆刚度之比。优点:(1)防护能力强;(2)内力和变形分布较均匀、内力和变形的峰值较小。

第9题:

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重分布始于塑性铰的形成。()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而形成机动体的才能算“完全的内力重分布”。()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