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命名为“()”号的我国首艘自主建造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9月10日在上海下水,这意味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A 雪龙1号B 雪龙2号C 北冰洋1号D 北冰洋2号

题目
单选题
命名为“()”号的我国首艘自主建造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9月10日在上海下水,这意味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
A

雪龙1号

B

雪龙2号

C

北冰洋1号

D

北冰洋2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地球南北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极是地球上唯一没有永久居民的大陆
B.每年6—8月是最适合去北极旅行的季节
C.中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黄河站和昆仑站
D.雪龙2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破冰船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南极建有四个: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没有黄河站,C错误。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预计2022年建成。

第2题:

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天鲲号”是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
B.“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C.“蛟龙号”是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
D.“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深海一号”是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船长90.2米,型宽16.8米,设计排水量4500吨,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自持力达到60天,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
因此,选择C选项。

第3题:

我国目前已经在南极地区设立了()个科学考察站。

A.2
B.3
C.4
D.1

答案:B
解析:
我国目前在南极地区设立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1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建设的昆仑站胜利建成。本题选B。

第4题:

在科学考察航海方面,2003年()在北冰洋考察作业航程6853海里,深入北纬80°开展现场调查,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最北的记录。

  • A、“向阳红10”号
  • B、“极地”号
  • C、“雪龙”号

正确答案:B

第5题:

雪龙号是中国的极地考察船,同时它也是一艘()。

A挖泥船

B起重船

C破冰船

D航标船


C

第6题:

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科考破冰船已经正式开工。新船能在1.5米厚冰、0.2米厚雪的环境中以2~3节航速连续破冰行驶,还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能满足全球无限航区的航行需求。相比“雪龙”号,新船破冰能力有望提升三到四个级别。双向破冰,即船艏和船尾均可破冰,是新船的最大亮点。新船的船尾推进器装有两个大型吊舱,能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形成很强的冰层切削力。船体可转动180度,让船尾朝前,使尾部螺旋桨在海面下削冰并形成抽吸作用,直到把20多米厚的冰脊掏空。新船驾驶室为360度视野设计,这种机动性和灵活性使船更能适应极地环境。同时,新船的抗寒性也大幅提高,更重视低温环境下作业的防护。不仅有室外作业和脱险通道的防滑和加热处理、影响视线的窗户和室外摄像头的除冰防雨水功能,还有管道加热、机舱通风、保温处理和冷凝水排放等设计。新船绿色环保,采用了燃用轻质柴油的全电力推进系统,也满足国际上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最高限值要求。
①之所以要建造新船,是因为现有的极地破冰船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科考需求。我国目前是一船多站的运营模式,每个航次“雪龙”号除了承担极地科学考察的任务外,还需承担给各科学考察站运送人员、补给等重要任务。②南北极夏季短暂,一艘船却要同时兼顾南、北极多项任务,海洋科考时间被大量压缩和挤占。新船的出现,将改变我国极地科考的作业模式。首先体现在延长科考作业的时间窗口。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基于考察船的极地科考工作是在极地的11月到下一年的3月之间进行,新船拥有更强的破冰能力和抗寒能力,可以更早进入极地,更晚离开。另一方面,新船将配备国际先进的海洋环境和地球物理调查装备,还将实现国际先进的极地海洋科学综合调查手段。新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能根据不同的航次需求重新配置科学任务。以海洋水体环境调查为例,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几乎都是从长期观测中获得的,但劳动强度高、取样点少,而且容易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新船配备的相关系统,不需要专门的工作时间来安排和投放工作,而是自动完成海表面的、随时随地的多要素连续自动测定,实现原位测量、实时显示和自动记录处理。
③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将与“雪龙”号组成极地科考破冰船队。将通过专业定位和分工,使新船和“雪龙”号________________。“雪龙”号将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以后勤保障支撑为主,而新船将发挥其独特的综合极区海洋调查能力,以极区海洋科考调查作业为主。④未来,国家还要建设破冰能力更强的破冰船,最好能全年航行在冰区里,从而实现更多的应急救援和极地管理功能。
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A.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牛”在哪?
B.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能赶超科考船舶国际水平吗?
C.最强组合:“雪龙”号与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
D.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将满足快速增长的科考需求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第一段引入话题“新船”,介绍了“新船”的特点和创新之处。第二段介绍了“新船的出现,将改变我国极地科考的作业模式”。第三段介绍了“新船”将与“雪龙”号组成极地科考破冰船队,共同执行任务且展望未来,还要建设能力更强的破冰船。文章的核心话题词为“新船”与“雪龙”号。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核心话题与文章保持一致,突出二者为“最强组合”,共同执行科考任务,符合文章主旨,适合作为文章标题。
因此,选择C选项。

第7题:

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近日分别完成了南大洋宇航员海和罗斯海的科学考察。


答案:
解析:
参考题目学习,不是题目,没有答案~

第8题:

近年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目前已在南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平台,在北极建立的是(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黄河站

答案:D
解析:
北极黄河站——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于2004年7月28日成立。它是我国继南极长城、
中山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故本题答案为D。

第9题:

我国用于极地考察的破冰船“雪龙”号是()年建成的。

  • A、1949
  • B、1965
  • C、1978
  • D、1993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担任“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船长,参加7次护送极地科考队的任务的是谁?


正确答案: 袁绍宏先后参加了7次护送极地科考队的任务,安全航行总里程为10万余海里,10余次穿越风急浪大涌高的西风带,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