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填空题巴赫的作品()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他的另外两部复调艺术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把复调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题目
填空题
巴赫的作品()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他的另外两部复调艺术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把复调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巴赫的()被认为是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

  • A、《马太受难曲》
  • B、《平均律钢琴曲集》
  • C、《赋格的艺术》
  • D、《音乐的奉献》

正确答案:B

第2题:

塞巴斯第安-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等。

  • A、平均律钢琴曲集
  • B、焰火音乐
  • C、勃兰登堡协奏曲
  • D、赋格的艺术
  • E、田园交响曲

正确答案:A,C,D

第3题:

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创作于()。

A.科滕

B.莱比锡

C.魏玛

D.米尔豪森


参考答案:B

第4题:

巴赫将八度平均分成12个半音,使各个半音程之间保持绝对的平均的是()。

  • A、复调
  • B、主调
  • C、平均律
  • D、赋格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的在音乐实践中各自的优势?


正确答案:(1)三分损益律是按自然法则而来的,但却不适应于转调,适合于单声部音乐,有一些歌唱家和演唱者却喜欢用大小全音,大小半音。
(2)十二平均律是人为的律制对于转调它是最方便的,因此它对现代音乐是最适合的。
(3)纯律是根据泛音的原理而制律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最谐和,它最适合于多声部音乐。

第6题:

在音乐作品中,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就占有不同的时间。节奏和速度的各种变化组合,音乐作品中的音程、和声、复调、曲式、织体等相互的运作形成了音乐的空间。这段话说的是音乐的()特征。

  • A、音响和听觉的艺术
  • B、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 C、表情和艺术

正确答案:B

第7题:

简述巴托克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巴托克(BélaBartók,1881-1945),匈牙利民俗学家、钢琴家、教育家和作曲家,是继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之后,一位以自己独特新颖的音乐语言,根植于民间音乐创作而赢得世界声誉的20世纪音乐大师,其音乐思维观在世界音乐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总结巴托克四十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其风格的主线属于民族主义音乐,但在整个过程中也渗透着其它风格的因素,通常我们认为他的创作历经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89-1907):受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缺乏个性,作有《柯树特》(1903)等。第二个时期(1908-1924):民间音乐风格形成期。他不模仿任何一种当时已被接受的音乐创作倾向,而采取借鉴、吸收的态度形成了个性创作风格。代表作:钢琴曲《献给孩子们》(1909)、《粗野的快板》(1911),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神奇的满大人》(1919),管弦乐《舞蹈组曲》。第三个时期(1926-1940):创作上受到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代表作品:《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音乐》(1936),《二架钢琴和两件打击乐器奏鸣曲》(1937),第三、四、五、六《弦乐四重奏》(1927、1928、1934、1939),《对比》(小提琴,单簧管,钢琴(1938),44首两把小提琴重奏曲(1931)。第四个时期(1940-1945):美国创作时期。音乐风格具有民族特色,旋律流畅,代表作品:《管弦乐协奏曲》(1943)和《第三钢琴协奏曲》(1945)等。
3、艺术成就(1)作为民俗学家,巴托克是民族音乐学最早的奠基人之一。他与科达伊一起深入乡村边塞进行采风,一生收集了九千多首民歌。他们通过对这些民歌的整理研究,发现真正的匈牙利民间音乐是农民音乐,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把吉卜赛音乐当作匈牙利的民间音乐。(2)作为教育家,在钢琴教学领域做出了最要贡献。他编订了体系化的钢琴教材《小宇宙》和《献给孩子们》,这些练习曲篇幅短小,节奏简练,旋律语汇儿童化,和声色彩新颖,充分考虑到儿童在学习中注意力短暂和思维单纯的特点。(3)作为作曲家,他创建了巴托克音阶、和弦拱形结构、不规则的节奏组合等特有的音乐形式,把西方作曲技术的最高成就与匈牙利民间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音乐语言。《管弦乐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六首《弦乐四重奏》等独具特点的作品成为20世纪民族音乐新风格的典范。

第8题:

18世纪,复调音乐创作在结构、技法上趋于完善的情况下,( )将器乐赋格曲形式发展至极,树立了器乐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

A.贝多芬
B.J.S巴赫
C.亨德尔
D.海顿

答案:B
解析:
B选项,18世纪,复调音乐创作在结构、技法上趋于完善的情况下,J.S巴赫

将器乐赋格曲形式发展至极,树立了器乐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综上,B选项正确。

A选项,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逝世。主要创作交响乐等作品,故排除。

C选项,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生于德国哈勒(Halle, S),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汉堡,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主要作品集中在歌剧、清唱剧。故排除。

D选项,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项。

第9题:

巴赫的作品()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他的另外两部复调艺术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把复调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正确答案:《平均律钢琴曲集》

第10题:

巴赫将复调音乐的各种技法和大小调式和声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被称为复调音乐的()

  • A、之父
  • B、钢琴诗人
  • C、集大成者
  • D、鼻祖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