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采用集水明排方法进行基坑降水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 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角不宜小于30cm,距拟建建筑物基础边净距不宜小于0.4mB 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应设置一个排水井C 设计排水量不宜小于基坑总涌水量的三倍D 当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

题目
单选题
采用集水明排方法进行基坑降水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角不宜小于30cm,距拟建建筑物基础边净距不宜小于0.4m

B

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应设置一个排水井

C

设计排水量不宜小于基坑总涌水量的三倍

D

当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粉砂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降水深度为7m时,可以选用下列( )降水方法。
A.集水明排 B.单级真空井点
C.喷射井点 D.管井


答案:C,D
解析:
参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表8. 1.2相关规定。

第2题:

利用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来辅助降水的措施是( )。

A.回灌井
B.截水帷幕
C.集水明排
D.井点降水

答案:B
解析:
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

第3题:

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宜于选用的降水方法是( )

A.轻型井点法
B.集水明排法
C.管井法
D.喷射井点法

答案:B
解析:
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

第4题:

对基坑工程地下水的控制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地下水不宜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 B、设计时应考虑降水排水引起的地表变形
  • C、采用明排时应做反滤层
  • D、停止降水时应采取保证结构物不上浮的措施

正确答案:A

第5题:

基坑开挖时,用于粉土地层降水深度能够达到5m 以上的降水方法有( )。
A.集水明排B.一、二级轻型井点
C.三级轻型井点D.喷射井点
E.管井


答案:B,C,D,E
解析:
集水明排的降水深度小于2米,所以应当排除,其他的都是可以的。

第6题:

降水深度为1.5米的黏性土基坑开挖,可以采用( )降水。
A、轻型井点
B、喷射井点
C、集水明排
D、管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下工程降水方法选择。集水明排适用于黏性土、砂土地层,降水深度2米以内。参见教材P104。

第7题:

用水泵从集水井中排水的方法是( )。

A.明沟排水
B.地下水降水
C.集水明排水
D.基坑降水

答案:C
解析:
明沟、集水井排水指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

第8题:

基坑工程地下水的控制方法有()。

A.集水明排
B.真空井点降水
C.喷射井点降水
D.截水和回灌
E.水管降水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216页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

第9题:

当基坑开挖不很深,涌水量不大时,最简单、经济的降水方法是()。

  • A、集水明排法
  • B、轻型井点
  • C、管井
  • D、喷射井点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建筑施工地下水控制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基坑边砌挡水墙
  • B、集水明排
  • C、管井降水
  • D、帷幕隔水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