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确立后,就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简述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①规定缴存对象
②规定缴存范围
③规定缴存比例——存款准备金率
④规定缴存办法

第3题:

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的总额减去____所得的余额。


正确答案:
法定准备金

第4题:

简述我国认证制度总体架构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主要有四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授权机构或管理机构;
(2)第二个层次是认可机构;
(3)第三个层次是从事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
(4)第四个层次是企业。

第5题:

试述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缴存范围。凡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都要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
(2)准备金构成。只有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我国多数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为7.5%,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
(4)缴存规定。在确定计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基数时,所依据的是期未存款余额,而不是日平均余额,计算基期为每月或每旬。
(5)存款准备金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支付利息。

第6题: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现状,谈谈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正确答案: (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国家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其中存款准备金是最直接的和影响程度最深的一项。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自1988年至今仅经历三次调整,首次出现在1998年,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第二次是1999年,将存款准备金率由8%进一步下调至6%;第三次是 2003年9月21日 ,将存款准备金率由 6%调高至7%;最近的一次是 2004年4月25日 ,将存款准备金率由 7%调高至7.5%,并且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2)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重新审视目前的准备金制度,正确处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问题:
第一,人民币存款与外币存款是否应采用不同的准备金率。
第二,对同种类别的所有存款是否采取同样的准备金率。
第三,中央银行是否应继续为准备金支付利息。

第7题:

试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规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范围。包括银行的各种负债,主要是各种存款。
(3)规定可作为存款准备资产的项目。作为存款准备的资产一般只能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4)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允许变动幅度。
(5)规定准备金计提方法。
包括:
(1)以一段时期的存款日平均余额,扣除应付未付款项后存款额,作为计提准备金的基础。
(2)以月末或旬末的存款余额,扣除月末或旬末的应付未付款项后的存款额,作为计提准备金的基础。

第8题:

回购协议市场的特点包括()。

A.流动性强

B.安全性高

C.不受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限制

D.收益稳定且超过银行存款收益

E.利率形式多变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正确答案: (1)我国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开 始建立起来的,曾几经变化,现行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①规定缴存对象。现有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都须按规定比例向人民 银行分支机构缴存存款准备金。
②规定缴存范围。商业银行吸收的一般存款,包括企业存款、农村存款、其他存款;信 托 投资机构吸收的信托存款;农村信用社及联社和城市信用社及联社等集体金融组织吸收的各 项存款。
③规定缴存比例。在不同时期,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缴存比例。
④规定缴存办法。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采取按旬调整的办法,除第一次按规定时间缴存以外,城市各分、支行(包括县支行及同城所属部、处),每旬调整一次,按旬 末余额计提,下旬后五日内办理。
(2)在以下几方面尚有待改进:
①计提的方法问题。
②缴存的比率问题。
(3)解决措施:借鉴改正。

第10题:

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实施社会保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同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在本质上是完全统一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时,特别强调要在最终进行个人分配之前,扣除一部分社会产品,用来满足社会的保健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他在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社会保障。我国在建国伊始就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依据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起来的,所以过去又称作劳动保险制度。
(2)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各项改革都尖锐地触及社会保障问题。“铁饭碗”被打破,下岗、失业和离退休人员在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快,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公费医疗的浪费与低效等等。
总之,经济改革的深化,把建立一个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急切地推上改革的日程。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形成了目前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的项目社会保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