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

单选题主要用于确定企业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各类人员的数量、计划期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水平、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水平等的计划称为()。A 生产计划B 利润计划C 资金计划D 工资计划

题目
单选题
主要用于确定企业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各类人员的数量、计划期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水平、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水平等的计划称为()。
A

生产计划

B

利润计划

C

资金计划

D

工资计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企业员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95.45%

B、104.76%

C、4.75%

D、185%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

A. 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

B. 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

C. 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D. 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E. 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正确答案:AB

第3题:

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企业工资总额增长7.1%,则职工人数增加()。

A、2.1%

B、2%

C、12.5%

D、42%


参考答案:B

第4题:

工资集体协商时,协商确定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应考虑的因素有()。

A: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B: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地区、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D: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E: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答案:A,B,C,D,E
解析:
协商代表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时应保证协商确定的职工年度工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综合参考下列因素,包括: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

第5题:

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不包括( )。

A:工资水平的调整
B:工资总额的计划
C:工资总额的调整
D:工资总额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工资总额管理不仅包括工资总额的计划与控制,还包括工资总额调整的计划与控制。

第6题:

工业企业计划期物资需要量主要是指企业为完成计划期的生产建设等项任务所需各种物资的数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对工资方案安全性的评价包括( )。

A.工资水平是否达到生活费水平要求
B.工资水平是否达到市场一般水平
C.工资的提高率是否高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率
D.工资总额是否占企业销售成本合适比例
E.工资总额占销售额或总成本等的比例是否合适


答案:A,B,C,E
解析:

第8题:

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1.79%

B、102%

C、112%

D、114.25%


参考答案:A

第9题:

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不包括( )。

A.工资水平的调整
B.工资总额的计划
C.工资总额的调整
D.工资总额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工资总额管理不仅包括工资总额的计划与控制,还包括工资总额调整的计划与控制。

第10题:

编制人员需求计划时,企业的生产部门应根据( )来确定人员的需求量。

A、生产任务总量
B、劳动生产率
C、计划劳动定额
D、定员的标准
E、组织机构设置

答案:A,B,C,D
解析:
企业的生产性部门是根据生产任务总量和劳动生产率、计划劳动定额以及有关定员标准来确定人员的需要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