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

单选题某六西格玛项目团队收集数据后使用Minitab分析过程能力Cpk值为1.39,其中一个组员也抄录了原始数据,但未按照收集顺序进行记录,用Minitab进行分析后Cpk值为1.51,作为黑带,应该如何解释?()A 因为数据顺序变化导致平均值变化,所以Cpk值有变化B 这是软件分析的误差导致,可以不必在意C 因为数据的变化导致规格变化,所以Cpk值变化D 因为数据的变化导致标准差变化,所以Cpk值变化

题目
单选题
某六西格玛项目团队收集数据后使用Minitab分析过程能力Cpk值为1.39,其中一个组员也抄录了原始数据,但未按照收集顺序进行记录,用Minitab进行分析后Cpk值为1.51,作为黑带,应该如何解释?()
A

因为数据顺序变化导致平均值变化,所以Cpk值有变化

B

这是软件分析的误差导致,可以不必在意

C

因为数据的变化导致规格变化,所以Cpk值变化

D

因为数据的变化导致标准差变化,所以Cpk值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各项表述中,( )是不准确的。

A.统计调查工作环节是用统计分组表收集原始数据

B. 原始数据通常称为观测值或测量值

C.统计数据整理是把原始数据整理成统计分析模型

D.指标对比通常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切入点

E.统计分析中的对策建议是原因分析的自然延伸


正确答案:AC

第2题:

市场调研计划可以要求收集二手数据、()

A.同类数据

B.筛选数据

C.分析数据

D.原始数据


答案:B

第3题:

下列关于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提法是( )。

A.收集数据既包括收集原始数据,也包括收集二手数据

B.统计调查是向调查对象收集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

C.整理数据是对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

D.整理数据包括“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数据的分组汇总”两种情况


正确答案:B

第4题:

某六西格玛项目组使用Minitab软件对质量特性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后,得到两个σ值,分别为1.35和2.13.请问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1.35为短期标准差,2.12为长期标准差
  • B、1.35和2.12都是长期标准差
  • C、1.35为长期标准差,2.12为短期标准差
  • D、1.35和2.12都是短期标准差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项目团队在测量阶段要测量其项目指标“强度”的过程能力,每炉测量一次,每次测得1个数据,共收集30个数据,过程稳定且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INITAB计算得出,Cp=0.9,Pp=0.7,根据这一结果,下列哪个推断可能是正确的?()

A.过程能力很好,不需要改进

B.过程能力较差,过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存在较大偏移

C.过程能力较差,过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基本重合,但波动较大

D.过程能力很好,但过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存在较大偏移


参考答案:C

第6题:

计算过程能力Cpk数值,需要收集数据:USL规格上限、LSL规格下限、μ为均值、σ为过程标准差、极差R。()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病例个案调查的步骤为()

A.收集数据-建立假设-分析数据

B.建立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C.分析数据-建立假设-收集数据

D.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建立假设


答案:B

第8题:

对数据收集的规范化工作包括()

A.分析企业管理对信息的具体要求

B.简化冗余的原始数据

C.分析现有会计系统数据收集、存储和流转的情况

D.对原始数据加工、处理


参考答案:AC

第9题:

加工一种轴承,其规格为10±0.08mm,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k>l。收集25组 数据绘制分析用控制图,未显示异常。计算得到:
μ = 10. 04 mm, σ=0. 02 mm。
Cpk ( )。
A. 2/3 B. 4/3
C. 1 D. 1.5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根据应用功能需求,可通过配置或公式编写,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和分析。

  • A、数据计算、收集
  • B、数据收集、分析
  • C、数据计算、分析
  • D、数据收集、收集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