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

多选题城市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包括()A义务的单向性B经费来源的单一性C救助对象的限制性D救助标准的低层次

题目
多选题
城市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包括()
A

义务的单向性

B

经费来源的单一性

C

救助对象的限制性

D

救助标准的低层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包括()。

A.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城市住房救助制度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参考答案:ABCD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城市住房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第2题:

下列符合《城市医疗救助意见》中关于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的规定是( )。

A.救助对象包括所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B.救助对象包括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
C.救助对象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
D.救助对象包括在自然灾害或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受到严重伤害的城市居民

答案:B,C
解析:
城市医疗救助对象: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②城市低保对象中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③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本地城市低保标准但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因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

第3题:

东部某发达城市设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给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财政预算拨款4600万,给农村医疗救助基金财政预算拨款3500万,社会捐助给城市医疗救助基金是400万,给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是510万,同时专项彩票公益金给城市医疗救助基金是230万,中央财政为农村医疗救助基金补助400万。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A.这个市的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与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应设立在一起

B.对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财政预算拨款应相同

C.社会捐助的基金应两个医疗救助基金共同使用

D.中央财政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支持应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


正确答案:D
中央财政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支持应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

第4题:

简述城市社会关系空间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社会关系数量多,异质性强
(2)工具性关系大量存在
(3)临时性与间断性社会互动较多,个人自由感强

第5题: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可以从哪几方面介入城市贫困和社会救助?


正确答案: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可以利用资源为贫困者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行多元式救助;对贫困者进行生活就业技能的训练,跟进劳务市场的需要,社区工作者主动为失业下岗着提供技术培训的机会以帮助其返回就业市场,实行就业救助;进行心理辅导,社区工作者主动与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进行沟通,通过访谈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树立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消除他们的失落感和不满情绪,调整好心态,实行心理救助;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居民经济金的发放,负责某一个区域内社会救助的具体事务工作,实行项目救助

第6题:

我国城市医疗救助的主要形式包括()。

A:发动社会力量资助
B: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
C:资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D:医疗机构自愿减免有关费用
E:资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答案:A,B,D
解析:
城市医疗救助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社会力量资助、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和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

第7题: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是如何对城市贫困以及社会救助进行介入的?


正确答案: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对城市贫困以及社会救助的介入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①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可利用资源为贫困者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②对贫困者进行生活就业技能的训练;
③进行心理疏导;
④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居民救济金的发放,负责某一个区域社会救助的具体事务工作。

第8题: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有________制度等。

A.自然灾害救助

B.孤寡病残救助

C.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D.军人优抚救助


答案:ABCD

第9题:

城市社会救助


正确答案: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救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的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

第10题:

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主要特征:
(1)救助对象的全民性;
(2)最低保障性;
(3)适时调整性;
(4)长期救助与短期救助相结合;
(5)选择性。
主要功能:
(1)能够促进机会的公平;
(2)能够安定社会、缓和社会矛盾;
(3)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能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