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

单选题主考官往往因应聘人的某一方面十分好或坏的表现而产生对应聘人的整体判断,结果导致录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A 第一印象效应B 近因效应C 戴明效应D 晕轮效应

题目
单选题
主考官往往因应聘人的某一方面十分好或坏的表现而产生对应聘人的整体判断,结果导致录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
A

第一印象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戴明效应

D

晕轮效应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一个应聘者面试表现比较差,而第二个应聘者表现较为出色,则第二个应聘者可能得到比实际情况高的评价,这种情况称为( )。

A.第一印象

B.对比效应

C.晕轮效应

D.录用压力


正确答案:B
对比效应即面试考官相对于前一个接受面试的应聘者来评价目前正在接受面试的应聘者的倾向。如第一个应聘者的表现一般,而第二个应聘者表现出色,则第二个应聘者得到的评价可能会比他本应得到的评价更高。

第2题:

在分析试验中,由于环境温度波动,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称为 ________ 误差。而因标准溶液准确度差造成的误差称为 ________ 误差。


正确答案:偶然;系统。

第3题:

面试者根据应聘者测验分数或个人简历对面试结果做出判断,这种面试错误被称为( )。

A.最初印象倾向

B.负面印象加重倾向

C.缺乏职位的相关知识

D.应聘者顺序错误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大学的哲学学院和管理学院今年招聘新教师,招聘结束后收到了女权主义代表的批评,因为他们在12名女性应聘者中录用了6名,但在12名男性应聘者中却录用了7名。该大学对此解释说,今年招聘新教师的两个学院中,女性应聘者的录用率都高于男性的录用率。具体的情况是:哲学学院在8名女性应聘者中录用了3名,而在3名男性应聘者中录用了1名;管理学院在4名女性应聘者中录用了3名,而在9名男性应聘者中录用了6名。以下哪项最有助于解释女权主义代表和该大学之间的分歧?

A.各个局部都具有的性质在整体上未必具有;
B.人们往往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不管局部如何,最终的整体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C.有些数学规则不能解释社会现象;
D.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实际执行中还是有一定难度;
E.整体并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应聘者的着装、表情、动作等都有可能对面试考官的判断造成影响,这神面试偏差称为().

A:对比效应
B:首因效应
C:非语言行为误差
D:负面印象加重误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面试偏差.非语言行为:应聘者的着装、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都有可能影响考官的判断.

第6题:

由于每一步计算产生的误差导致最终结果也有误差的过程称为误差的传播。()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招聘的费用与应聘者的人数的比值称为()。

A:招聘单价
B:录用比率
C:应聘比率
D:招聘时间

答案:A
解析:
招聘成本的评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将实际发生的招聘费用与预算的费用进行对比,以利于下次更准确地制定预算;②计算各种招聘方法的招聘单价,从而找出最优的招聘方法。其他条件相同时,招聘单价越低,说明这种招聘方法越有效。招聘单价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计算:招聘单价=招聘费用/应聘者人数。

第8题:

主考官往往因应聘人某一方面十分好或坏的表现而产生对应聘人的整体判断,结果导致录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 )

A.戴明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第一印象效应


参考答案:D

第9题:

应聘者的着装、表情、动作等都有可能对面试考官的判断造成影响,这种面试偏差称为()。

A:对比效应
B:首因效应
C:非语言行为误差
D:负面印象加重误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面试偏差。非语言行为:应聘者的着装、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都有可能影响考官的判断。

第10题:

计算题:某IT公司准备在8月进行一次招聘活动,按岗位需求需招聘副总经理1人,开发部经理1人,产品销售部经理1人。消息发布后,前来应聘的人员中副总经理应聘者38人,录用0;开发部经理应聘者18人,录用1;产品销售部经理应聘者人,录用1。公司在这次招聘活动中的预算包括广告费20000元、招聘测试费15000元、体检费3000元、应聘者的纪念品费1000元、招待费00元、录用人员家属安置费用5000元。 请计算:总成本效用率、招聘录用率、招聘完成比、应聘比。(P84)(12分)


正确答案: 招聘总成本:20000元+15000元+3000元+1000元+00元+5000元=47500元(3分)
应聘人数:38人+19人+人=92人(2分)
总成本效用:实际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47500=0.42(人/万元)(2分)
招聘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2/92≈2.2%(2分)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2/3≈66.7%(2分)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92/3≈3066.7%(2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