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症状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OIE必须申报的水生动物病原是()

A、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B、白斑综合征病毒

C、对虾杆状病毒

D、锯缘青蟹双顺反子病毒


参考答案:B

第2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症状


正确答案:在头、胸、甲上有白斑,约0.5-2mm长;初期,食欲减退,胃半空,反应迟钝,间断性的浮出水面;中期,静卧于池底,胃空虚,头胸,甲易被揭开;后期,反应迟钝,甲壳上有红色,肌肉白浊,血液稀薄不凝固;百分百的死亡率;细胞核肿大。

第3题:

中国明对虾厌食、空胃,体色发红,头胸甲易剥离。鳃丝压片,台盼蓝—伊红(T-E)染色可见细胞核显著膨大。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A.桃拉综合症病毒

B.白斑综合症病毒

C.肝胰腺细小病毒

D.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正确答案:B
只有对虾白斑综合症才有头胸甲易剥离这个症状。A桃拉综合症症状是尾扇和游泳足鲜红色。C肝胰腺细小病症状是体表附着物多,尾部肌肉变白,肝胰腺坏死、萎缩。肝胰管上皮细胞核过度肥大,核内有一个显著的包涵体。D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发生在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感染期细角滨对虾表皮上皮(尤其腹部背板结合处)常出现白色或浅黄色斑点,使整个虾体出现斑驳的外观。濒死的对虾体色变蓝,腹部肌肉不透明,该病感染表皮、前肠和后肠上皮、性腺、淋巴器官和结缔组织细胞,基本不感染肝胰腺细胞。靶细胞内可观察到嗜酸性包涵体。

第4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dyndrom virus WSSV)
曾称为“对虾爆发性流行病”、“对虾杆状病毒病”,1993年首先发生在我国
具有囊膜,杆状、囊膜为双层结构,分布在细胞核中,无包涵体
不同学者报道的不同地区的病毒大小差异较大
大小范围(60~140)×(200~320)nm

第5题:

对虾甲壳内表面有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典型症状。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简述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外表无特殊症状,但是活动力差,不摄食
组织切片可见核肿大,比正常细胞核大1.5~2倍,病毒不断增殖。破坏细胞而使得代谢混乱,使得虾死亡。电镜观察可见有许多杆状病毒颗粒。

第7题:

对虾养成期间最严重的疾病是()。

  • A、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
  • B、对虾杆状病毒病
  • C、红腿病
  • D、拟阿脑虫病

正确答案:A

第8题:

凡纳滨对虾仔虾全身淡红,壳软,尾扇和游泳足鲜红。数天后病虾角质层上皮多处具不规则黑色斑点。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桃拉综合症

B.白斑综合症

C.对虾杆状病毒病

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正确答案:A
尾扇和游泳足鲜红,一看就是桃拉综合症(急性称为红尾病)典型症状,不解释。B白斑综合症,头胸甲易剥离,头胸甲可见花朵状白斑。C对虾杆状病毒病病虾体呈灰蓝色或蓝黑色,胃附近白浊化,病毒主要侵害肝胰腺腺管、中肠等上皮细胞,核内可见锥形包涵体。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的病原是传染性坏肌肉坏死病毒,凡纳滨对虾是其主要宿主。主要感染60-80d左右的幼虾,通常6g以上个体易发病。取病虾肌肉压片,可观察到坏死和断裂肌纤维;取淋巴细胞观察存在大量圆形细胞。病虾肌肉坏死区出现血淋巴细胞聚集、血淋巴细胞浸润肌肉组织的现象。

第9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主要表现为核肿大,核内有1~n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染色质减少,边移。

第10题:

简述中国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杆状,属于DNA病毒,有被膜,无包涵体
(2)症状: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诊断方法:头胸甲上有白斑;对虾血淋巴不凝固
(4)流行情况:对全球对虾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
(5)传播方式:主要经口感染
(6)预防:
A.清池
B.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
C.放养密度要合理
D.发病季节用循环水,停止从海区打水
E.饵料要质优量适
F.鱼虾混养
g.添加光合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