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试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因子,并简述种子贮藏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因子,并简述种子贮藏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以及延长保持种子寿命的措施。


正确答案: (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1.种子内含物质的性质:一般认为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种子(如松科、豆科等)寿命长。而富含淀粉的种子如栎类、板栗等种子的寿命短。
2.种皮构造的影响
(1)种皮构造致密、坚硬或具有蜡质的种子寿命长。
(2)种皮薄、膜质的种子,种子寿命短。如杨、柳、榆、桦、响叶杨、梭梭。
(3)有些种子具有长期休眠的特性。这些种子因含抑制萌发的物质,使种子寿命长。
3.种子含水率的影响
(1)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极其微弱,寿命长。
(2)含水量高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寿命较短。
应用:种子在入库前必须充分干燥。干燥是保持种子生命力,延长种子寿命的重要措施。
4.种子的成熟度和损伤状况
(1)种子成熟度
(2)机械损伤
(二)环境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
1.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和空气的相对湿度。适宜的贮藏温度是0-5℃
2.空气相对湿度
3.通气条件:
含水量低:密封条件下能长久地保持生命力。
含水量高:必须有通气设备。
4.生物因素:霉菌发展所需最低湿度为15一16%,所以种子含水率在15%以下,就能抑制霉菌的发展。用40℃左右的温度干燥的种子,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昆虫。贮藏种子含水量低于9%,能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

第2题:

简述种子的贮藏方法。


正确答案: 有干藏和湿藏两种。

第3题:

什么是种子寿命?哪些因子影响种子寿命?


正确答案:种子寿命:常把生长发育正常、没有机械损伤的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维持生命力的年限称为种子寿命。(1)内因种皮的养分状况 含脂肪和蛋白质的种子寿命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寿命长。种皮的结构 一些种子的种皮结构致密或有蜡质,透水透气性差,种子内部不易吸水和获得氧气,能维持种子代谢的最低要求,种子易保持休眠状态且维持微弱的呼吸。种子含水量 处于安全含水量的种子易保持寿命。种子成熟度和机械创伤 未充分成熟的种子寿命短,不耐贮藏。机械创伤的种子,使种子生活力降低。(2)外因温度 大多数种子贮藏最适温度为0-5°。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25%、30%。通气条件 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不需要太多的氧气。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生物因子 真菌、细菌等对种子产生危害,微生物呼吸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影响种子寿命。

第4题:

试述种子的贮藏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


正确答案: (1)干燥贮藏法:耐干燥的一、二年生花卉种子,经自然充分干燥后,装入纸袋或布袋中,挂于室内通风凉爽处贮藏。
(2)干燥密闭法:把耐干燥的草花种子装入罐或种子瓶中,密闭起来,放在冷凉处保存。
(3)低温贮藏法:把充分干燥的种子置于1-5℃的低温下贮藏。
(4)层积贮藏法:牡丹和芍药等外壳较坚硬的种子,采收后可进行沙藏层积。
(5)水藏法:某些水生花卉种子,如王莲、睡莲等必须贮藏于水中才能保持其发芽率。

第5题:

简述种子贮藏方法。


正确答案: (1)干藏,普通干藏、密封干藏
(2)湿藏,坑藏法、堆藏法、流水贮藏法

第6题:

贮藏期间,湿度对种子寿命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种子本身含水量的高低。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影响种子贮藏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含水量、温度和通气条件,一般中小粒种子适宜贮藏的含水量为5%-12%,种子贮藏的适宜温度为()。根据种子特性的不同,贮藏方法可分为干藏法和湿藏法。


正确答案:0‑5℃

第8题:

简述种子的贮藏的方法。


正确答案:干藏法,湿藏法,堆藏法,流水贮藏法。

第9题:

请简述标准含水量高的林木种子贮藏条件和方法。


正确答案:从种子呼吸特性及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看,环境相对湿度小、低氧、高二氧化碳及黑暗无光有利于种子贮藏。湿藏法即把种子置于一定湿度的低温(0-10度)条件下进行贮藏。这种方法适于安全含水量(标准含水量)高的种子,贮藏种子中可采用挖坑埋藏、室内堆藏和室外堆藏等方法。

第10题:

试述影响种子寿命的种子特性与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 内在特性:
1.种子本身的遗传性
2.种被结构
3.种子的化学成分
4.种子的物理性状
5.子粒的生理状态
6.胚的性状
环境条件:
1.湿度和水分
2.温度
3.气体
4.光
5.微生物和仓虫
6.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