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简述池塘温度变化导致鱼类产生的冻伤感冒的防治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池塘温度变化导致鱼类产生的冻伤感冒的防治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冻伤的鱼类,目前还没有治疗的方法。越冬池常换注新水,提高水温
2)一般鱼苗转移时候,水温相差不超过2℃为宜,鱼种不超过2~4℃,二龄以上鱼不超过5℃,逐级换水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池塘溶氧的日变化。


正确答案: A.表层水DO日变化规律呈波浪形。主要与表层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P与呼吸作用R这对矛盾运动的必然反映。早上日出后的整个白天,P>R, 溶氧量从最小值逐渐增高,至日落前达到最大值,而在日落后的整个黑夜,R>>P, 溶氧从最大值不断降低,到早晨日出前又达到最小值,如此循环不息。
B.底层水DO的变化趋势与表层水相同,但是一天溶氧波动不大,主要是底层水阳光不足,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主要靠扩散与水团运动,从表水层向底水层补氧,所以溶氧极大值不高。

第2题:

池塘水温剧烈变化,易使鱼类(),严重时死亡。


正确答案:生理失常

第3题:

简述感冒的防治。
在预防上要坚持体育锻炼,冬季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根据气温和运动强度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每次活动后要注意保暖。要保持室内卫生,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患上感时少到公共场所,或戴口罩,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上感高发期应避免大型集会,减少本病的发生。
上感的治疗:轻者可照常学习、工作,病情较重者需休息一发病后应注意保暖,多喝开水,饮食宜清淡。如为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板兰根、抗病毒冲剂对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一般抗菌素无效,不必常规应用。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或由细菌感染引起者,可用抗菌素,如青霉素、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等。上感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如有发热头痛,可用解热镇痛药如APC、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等;有咽痛时可用含片;有咳嗽、咯痰者可用止咳祛痰药。中医中药治疗也有较好疗效。病情较重或自己用药效果不好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第4题:

池塘的凶猛鱼类的清除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鱼池放养浅常用药物彻底清塘
2)鱼种放养前,及时清除野鱼

第5题:

简述池塘温度变化导致鱼类产生的冻伤。


正确答案:越冬时候,在自然条件下,当水温降到1℃时候,鱼类进入麻痹状态,0.5℃以下,草鱼,鲢鱼即可冻死。
非洲鲫鱼越冬时候,池水缺少氧气,鱼经常浮头,头部常因为冻伤而溃疡,当水温降到12~13℃时候,鱼体表皮细胞也会被冻伤而感染水霉病。

第6题:

池塘温度变化有随气温变化、()、随昼夜变化。


正确答案:随季节变化

第7题:

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
(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与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4)季节变化。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第8题:

简述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所致鱼病的共同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种类: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
(2)共同症状:体表皮肤溃疡
(3)诊断方法: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免疫学检测、PCR检测
(4)防治方法:福尔马林灭活疫苗,漂白粉消毒,磺胺类药物、土霉素

第9题:

简述池塘温度变化导致鱼类产生的冻伤感冒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1)冻伤的鱼类,目前还没有治疗的方法。越冬池常换注新水,提高水温
2)一般鱼苗转移时候,水温相差不超过2℃为宜,鱼种不超过2~4℃,二龄以上鱼不超过5℃,逐级换水

第10题:

池塘的凶猛鱼类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1、鳡鱼
2、鳜鱼
3、乌鳢
4、鲶鱼
5、黄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