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怎样进行薄层培养?

题目
问答题
怎样进行薄层培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未用的薄层板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的杂质污染后,应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未用的薄层板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的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适宜的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110℃活化,置干燥器中备用。

第2题:

怎样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进行培养?


正确答案: 对于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培养,应视情况而定。较小的儿童合作行为的培养多采用强化、模仿、从众、同伴压力等方法效果较好。但对于独立性较强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他们行为的培养应以其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寻求新的策略。
儿童青少年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特点,可通过“价值澄清法”及创设具体的合作情境,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
具体方法有在以下两方面:
(一)价值澄清(value clarification)法:
价值澄清法也称价值辨析法,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拉斯(Rath.L)经西蒙和哈明(Simon,S.和Harmin,M.)等加以发展的一套教育方法,目前在美国的中小学应用较多。它是价值辨析理论提出的一种关于培养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价值观辨析。具体过程是个体在别人帮助下,对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揭露并解决自己自己的价值冲突,做出自由的价值选择,估价所作的选择,并按照体现出本人的价值选择的方式行动。
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去诱导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他可以把自己的观点作为范例而不是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提出,也可以通过提问或组织群体讨论来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急于评价学生的表现,一切抉择都由学生自己作出。研究指出,任何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价值观,需经过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即选择—自由选择,在可选范围内选择,考虑各种后果之后才选择;赞赏—珍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公开自己的选择,引导行为—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生活方式重复施行。
在具体应用中,教育者进行价值澄清使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常见的有两种:
1、排等
可先由教师和同学共同编制设计不同价值观问题的问卷,每一问题均有三四种可供考虑的答案,然后请学生按各问题的重要性排序。排序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根据各个同学的排列顺序展开班级讨论。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对各种途径进行衡量比较,分出轻重,可以对外公开表示和拥护自己的选择。
2、价值连续
教师在黑板上画条长线,先提出一个涉及不同价值观的问题,由教师或同学决定两个极端的观点,然后在长线上再画出几个分点以表示其他可能的观点。这时教师可先让几位愿发表意见的同学,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横线的适当位置上,简述其观点。待全体都选定后再开始讨论。这一方式给学生们提供了公开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及获知多数人赞成某种价值取向的解释及理由,它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并作出抉择。
价值澄清法最主要以简洁的方法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
(二)情境教育
在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培养中,还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合作情境直接促使青少年进行合作,使之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合作意识。
总之,教育者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合作行为,一方面开展价值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明辨各类事物的重要性与意义,使他们对具体事物的价值有具体的领会,然后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系统;另一方面也要创设各种有利于促使他们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合作观念和合作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应使青少年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价值取向与合作意识。

第3题:

问:如何培养主干?怎样进行提干修剪为合理?


正确答案:培养主干一要保护原始生长点(顶芽)不受损伤,使其正常生长。二要逐步分次作提干修剪,一次提干修剪不可过多,对杨柳类易更新顶芽的树种,要视其生长情况及时更新替代主干。

第4题:

简述怎样对小学儿童的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正确答案: 1.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需要
(1)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儿童需要的特点,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等合理需要,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创造各种条件,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这也有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的的达成
(2)对于儿童的不合理需要,必须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加以遏制,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展。何谓不合理需要?凡是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利于身心健康,不符合具体客观条件的需要都属于不合理需要
2.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人的需要总是不断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给予正确的教育,不断向他们提出更高要求,引导他们的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5题:

怎样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正确答案: 应当根据产品的剂型、培养基的选择性、澄清度、浓度和灭菌的适用性选择培养基。应当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包括所有对无菌结果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

第6题:

怎样进行盒曲培养?


正确答案: 培养时间约68h~72h,操作时要细致、卫生,注意控制品温,严格控制杂菌污染。入室开始至培养15h~16h,为孢子发芽期,曲室室温为28℃~30℃,干湿球温差1℃。当品温升至33℃~35℃时,进行倒盒,达到上下品温一致。培养16h以后,曲料面层呈均匀的微白色,微结硬块,要进行翻曲,使曲料松散,得到充足的空气。翻曲后覆盖灭菌湿布。此时期已进入菌丝生长期,米曲霉放出的热量使曲料品温上升,应严格控制此时期品温不超过36℃,可利用倒盒、翻曲、降低室温等手段。
进入孢子着生期后,更应控制品温不超过36℃,还要注意保潮,曲室内喷清水,翻曲后曲料补加40℃以下温开水(混合料比)。自覆盖布帘后48h~50h,可见菌丝上长满淡黄绿色孢子,可将布帘揭掉,继续培养1天,使孢子后熟。全部呈鲜艳的黄绿色,外呈块状,内部很松散,用手一触孢子飞扬出来,此时即可作为酱油曲种。

第7题:

简述未用的薄层板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的杂质污染后,应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未用的薄层板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的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适宜的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110℃活化,置干燥器中备用。

第8题:

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
价值观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和观念体系。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价值观变化的实验。
(2)价值澄清法。
(3)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应强调以下几点:
A.价值观应从小开始培养,它应当结合明辨各类事物的重要性与意义性进行。
B.方法应当简单方便,生动有趣,多样而蕴含哲理,要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特别是能激起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情绪体验,以便独立自主地去判明是非。
C.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D.资本主义充斥着重个人、金钱、名利和权势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并不抹煞个人的作用,但更看重集体的利益以及个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9题:

零售商应怎样进行畅销商品的选择与培养?怎样进行滞销商品的淘汰? 


正确答案: 畅销产品的选择:
1)从畅销的各因素出发选择畅销商品
2)从过去的销售记录中选择畅销商品
3)从竞争对手的营销推广中选择畅销商品
4)从发达地区和流行起源地选择畅销商
畅销品牌的培养(推广):
1)商品陈列
2)价格策略
3)促销策略
滞销商品淘汰标准:
1)以一定时期销售额排在最后面的一定数量或百分比作为淘汰标准
2)以一定时期规定的最低销售数量或销售额为淘汰标准
3)商品质量出现问题也列为淘汰对象
滞销商品淘汰程序:
1)列出淘汰品清单
2)查明滞销原因
3)通知门市部
4)确定淘汰日期
5)查询货款抵扣情况
6)滞销商品的处理
7)记录在案,引以为戒

第10题:

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时,一般需要怎样的外界条件?


正确答案:pH为5.8,温度为18-22℃,光照条件为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