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多选题下列哪些凝结物的出现可预兆晴天?()A露B霜C雾D云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哪些凝结物的出现可预兆晴天?()
A

B

C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接近冰区的预兆()。

A.海面飘浮物突然增多

B.某方向出现灰白色反光

C.发现某区域出现带状薄雾

D.远离陆地,波浪突然减弱


参考答案:A

第2题:

陷落柱出现前的预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产状变化:在陷落过程中,由于牵引作用使围岩向陷落中心倾斜,倾角变化一般在4~6度,影响范围在10~20米。
(2)裂隙增多:在陷落过程中,周围煤岩层产生大量裂隙。走向平行柱面的切线方向,裂隙面向陷落柱中心倾斜。在软岩中较少。
(3)小断层增多:当裂隙增大,发生位移,伴生小断层,其走向延长10~20米,落差在0。5以内。都是向陷落叫心倾斜的正断层。
(4)煤质氧化:光泽变暗,灰分增高、强度降低。与地下水、影响范围、有关。
(5)陷落柱穿过含水层,将地下水导入矿井。会发生突水。

第3题:

冒顶的预兆有哪些?


答:有响声,顶板掉碴,片帮增多,流水或新生裂缝加深加宽,顶板脱层,小面积冒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顶板淋水明显增加。

第4题:

采掘工作面冒顶前的预兆可概括为哪些?


正确答案: 响声、掉渣、片帮、裂缝、离层、漏顶。

第5题:

哪些凝结物的出现可预兆晴天?


正确答案:露、霜、辐射雾

第6题:

绝大多数的突出,在突出发生前都有预兆,没有预兆的突出是极少数。突出预兆可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下列选项中属于有声预兆的是( )。


A.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

B.出现煤爆声、闷雷声、深部岩石或煤层破裂声、支柱折断声等

C.顶底板出现凸起台阶、断层、波状鼓起

D.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

答案:B
解析: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分为无声预兆和有声预兆。1)无声预兆(1)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由薄变厚,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裂,煤岩严重破坏等。( 2 )工作面煤体和支架压力增大,煤壁外鼓、掉碴、煤块迸出等。( 3 )瓦斯增大或忽小忽大,煤尘增多。2 )有声预兆出现煤爆声、闷雷声、深部岩石或煤层破裂声、支柱折断声等。故选B

第7题:

设备出现故障预兆或()出现问题预兆,应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


正确答案:质量

第8题:

谚语“冬季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原因是( )。

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B.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易成雾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饱和而成雾

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正确答案:C
形成雾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近地层的水汽比较充足;二是空气中要有较多的凝结核;三是空气中的水汽要能够达到过饱和。一般情况下,近地层的水汽是较充足的。凝结核,如尘埃、烟粒等。空气中是具备的。关键在第三个条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能否达到过饱和。在一定温度下,空气能容纳的水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空气中的水汽就达到了过饱和或者水汽不增加,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也可以达到过饱和。
在一些近地层水汽较充足的日子里,夜空晴朗,风速较小,有利于地面辐射降温,使近地层原来不饱和的空气达到过饱和,雾就形成了,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

第9题:

试述出现井眼相碰预兆时,定向井工程师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若与邻井防碰突出,作业前跟钻井监督协商方案后,可直接用牙轮钻头钻进,钻进直安全井段后,考虑起钻更换PDC钻头;
2.钻进中钻井绞车处于开动状态,有钻具憋跳以及井眼相碰预兆,应立即将钻具提离井底5米以上,同时将泵排量降至20冲/分(提离至安全井段后,排量可提高至正常),并降低转速(转盘或顶驱),禁止在井底大排量循环,并通知钻井监督;
3.用MWD长测量模式进行测斜,判断Btotal和Dip值是否正常(±2%范围);
4.打稠泥浆携带岩屑,由录井观察水泥含量,是否含有铁屑。若有铁屑立即通知钻井监督和定向井工程师;
5.在本井钻杆内用陀螺测量井眼轨迹;
6.定向井工程师根据陀螺轨迹做绕障设计和施工方案;与现场钻井监督进行沟通,同时基地汇报并得到技术支持,基地应及时与甲方项目组沟通,形成统一的施工方案后,通知现场执行。

第10题:

谚语“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晴天时()

  • A、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 B、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
  • C、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 D、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易饱和而成雾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