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氧对养殖鱼类有什么影响?

题目
问答题
氧对养殖鱼类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水中溶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低氧对鱼类生长是很不利的。日本叶氏用含氧量2.1—7.2毫克/升的水(22℃)进行饲养鲤鱼的试验表明,鲤鱼的生长量,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在含氧量4.1毫克/升以下时均急剧下降,水中含氧在4.1毫克/升以上,饲料利用率才保持平衡,生长和摄食量的突变点为2.1毫克/升氧,而且摄食和生长髓含氧量升高而加快。鱼池中过饱和氧一般对鱼类没有什么危害,但饱和度很高有时会引起鱼类发生气泡病。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严重时窒息死亡,水中溶氧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池塘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改善池塘溶氧条件,特别是底层水的溶氧条件,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消除或减少有机酸和氨等有害的中间产物,改良水质,加强池塘物质循环强度,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饵料生物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养鱼生产中,应十分重视池塘的氧气条件,改善溶氧状况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鱼池水中溶氧主要为养殖鱼类所消耗。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水温对养殖鱼类的影响?


正确答案: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水温还会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各种鱼类均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鱼的代谢加强摄食增加,生长也加快。

第3题:

WT对养殖鱼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养殖鱼类的新陈代谢;影响养殖鱼类的性腺发育并决定产卵的开始时间;影响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影响养殖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4题:

温跃层对养殖生产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温跃层就像一个屏障把上下水层隔开,上层丰富的溶氧不能传输到下层,下层丰富的营养盐不能补充给上层。久而久之,下层可能出现缺氧,上层缺乏营养盐,对鱼类和饵料生物生长均不利。

第5题:

氧对养殖鱼类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水中溶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低氧对鱼类生长是很不利的。日本叶氏用含氧量2.1—7.2毫克/升的水(22℃)进行饲养鲤鱼的试验表明,鲤鱼的生长量,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在含氧量4.1毫克/升以下时均急剧下降,水中含氧在4.1毫克/升以上,饲料利用率才保持平衡,生长和摄食量的突变点为2.1毫克/升氧,而且摄食和生长髓含氧量升高而加快。鱼池中过饱和氧一般对鱼类没有什么危害,但饱和度很高有时会引起鱼类发生气泡病。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严重时窒息死亡,水中溶氧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池塘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改善池塘溶氧条件,特别是底层水的溶氧条件,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消除或减少有机酸和氨等有害的中间产物,改良水质,加强池塘物质循环强度,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饵料生物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养鱼生产中,应十分重视池塘的氧气条件,改善溶氧状况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6题:

养殖鱼类浮头常表明养殖水体()

  • A、水质过肥
  • B、水质败坏
  • C、溶氧过高
  • D、溶氧过低

正确答案:D

第7题:

简述水中溶氧条件对养殖水体的生产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对水质的影响:
a.决定水质及底质的氧化还原条件。Do高,水质、底质呈氧化态,氧化还原电位高,变价元素多以高价态存在。Do低,则相反。
b.决定好气嫌氧性微生物的分布与活动。Do高,生物有足够的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好气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迅速而彻底地被氧化分解。Do低,只有嫌气性或兼性嫌气性微生物能正常存活。微生物以无机物(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或有机物代替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速度慢,能量效率低,产物为还原态硫化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2)Do不足对鱼类的影响:
a.水中溶氧含量偏低,对鱼类会引起慢性危害,如出现“浮头”现象。
b.溶氧量低还会影响鱼虾的摄饵量及饲料系数。如果养殖鱼虾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摄饵量就会降低,生长速度也会减慢,饲料系数增加。
c.增加养殖鱼虾的发病率。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体质将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故发病率升高,寄生虫病也易蔓延。此外还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使毒物的毒性增强。溶氧过饱和度太高会引起气泡病。

第8题:

临界溶氧是指造成鱼类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强度时溶氧浓度,称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多属鲤科鱼类)的()为2毫克/升左右。


正确答案:临界溶氧;临界溶氧

第9题:

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对养殖鱼类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水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从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分解而产生。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氧相反,是白天少而夜间多。在一般情况下,鱼池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应超过20毫克/升,过多的二氧化碳对鱼有毒害作用。二氧化碳超过90毫克/升时,鱼呼吸困难,超过200毫克/升时,鱼便昏迷而死亡。一般在自然情况下,池塘中的二氧化碳不易达到使鱼类麻痹致死的浓度,只有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麻痹作用才表现明显。冬季结冰后,水中的二氧化碳不易逸出,同时逐渐增多,而氧气的含量又逐渐低少,所以冬季容易出现因CO2含量过高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水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是在水中缺氧和水质被极度污染。由于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硫化氧,或者是从含有硫酸盐的水中,由于还原细菌的活动,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再与二氧化碳及水作用而产生。硫化氢对鱼类有毒害作用,它可与血红素中的铁化合,使血红素失去携氧能力,造成鱼体组织缺氧。另外,1毫克硫化氢要消耗1.4毫克氧气,因而硫化氢可导致水中氧气剧烈减少。在鱼池中,硫化氢是不经常产生的。溶氧充足的鱼池,硫化氢的浓度不应超过1毫克/升,在越冬池中不应超过0.7毫克/升。

第10题:

主要养殖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溶解氧、PH值为多少?


正确答案: 水温:20-32摄氏度;溶解氧:4.5mg/ml以上;PH值: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