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单选题盘锦的河蟹新稻田养殖技术最大特点在于()A 开挖环沟B 大垄双行C 放养密度低D 种植水草

题目
单选题
盘锦的河蟹新稻田养殖技术最大特点在于()
A

开挖环沟

B

大垄双行

C

放养密度低

D

种植水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河蟹养殖过程中放养螺蛳的作用、意义以及如何投放?


正确答案: 作用:净化水质、维护水质清新的作用;螺蛳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是河蟹最喜食的理想优质鲜活动物性饵料,可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成蟹上市规格。
放养螺蛳的意义:螺蛳的价格较低,来源广泛,蟹池中投放螺蛳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螺蛳的放养:分三次放养,总量在800~1200斤/亩。
第一次放养:放苗后,投放螺蛳100~200斤/亩。
第二次放养:清明前后,也就是在4月到5月份之间,投放400~500斤/亩,放在水草的板田上。
第三次投放:6~7月份放养200~300斤/亩。

第2题:

试述河蟹养殖前期青苔的危害,成因和解决措施?


正确答案: 危害
主要为水肥偏瘦,水位浅,光照过强,引起青苔滋生,严重影响蟹摄食,并导致水草腐烂,水体恶化,药物杀灭效果不佳且影响水草
成因
前期水草(伊乐藻)生长过盛,肥水困难
前期螺蛳投放过多,引起水色清,透明度高
解决对策
前期肥水下苗,用腐熟的鸡粪挂袋或微生态制剂肥水
适当水位提高至40-50cm,减轻光照对池底的照射强度
螺蛳分3次投放,4、5、8月份投放,4月份投放1/4比例
人工捞除
药物处理:30%漂白粉局部施洒青苔密生处;螯合铜0.6ppm晴天上午用喷雾机直对青苔喷洒。用药杀灭青苔后24h要求换水或增氧,防止缺氧

第3题:

养殖大规格河蟹,每亩放养扣蟹的密度为()只。

  • A、500
  • B、800
  • C、1200
  • D、2000

正确答案:B

第4题:

池塘养殖食用鱼养殖的特点和技术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
水:指养鱼的池塘环境件。如水源、水质、池塘面积水深、土质、周围环境等。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影响养殖鱼的生存环境水。从而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种:品质优良,体质健壮无病,数量充足,规格合适的鱼种
饵:要求充足、适口、营养丰富全面的饵料。包括天然饲料
混:实行不同种类、不同习性、不同规格的鱼类混养。以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池塘的最大潜力。
密:合理的密度,在池塘负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放,提高单产,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轮:轮捕轮放,捕大补小,使饲养过程始终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充分利用池塘。
防:指鱼类的病害防治,是渔业生产中最易引起忽视,同时也最易引起巨大的损失的一个方面。鱼的生存环境比较特殊,病害生物多,人为控制较难,一但发病治疗起来较困难。管:即渔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内容很多,涉及生产的方面,是保证生产正常顺利地进行的必要手段。如生产安排,物资供应,信息和销售等。

第5题:

克氏原螯虾在河蟹养殖中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1)克氏原螯虾对河蟹养殖的危害
①带入大量的病原菌,引起河蟹疾病的发生克氏原螯虾的适应能力强,生存范围很广,经常出入于水质极差,甚至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势必会给河蟹池带入大量的病原菌。克氏原螯虾与河蟹同是甲壳动物,极易使河蟹造成很多病的交叉感染。
②与河蟹竞争栖息地每年的4~5月,此时河蟹苗刚放养不久,而克氏原螯虾却已长的较大,占据了有利的栖息地打洞掘穴,给同样具有掘穴生活习性的河蟹苗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据实地观察,该河蟹养殖基地在4~9月份,在河蟹池堤边每平方米有克氏原螯虾的洞穴6~8个,而且所有克氏原螯虾的洞穴位置较河蟹苗的有利得多。这样,河蟹苗遭受鸟类、老鼠袭击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也不利于河蟹苗在水温较低时的防寒保暖,造成河蟹集体上岸外逃。河蟹与河蟹之间为了争夺位置较好的洞穴也相互残杀,降低河蟹的成活率。
③与河蟹竞争食物,加大养殖成本克氏原螯虾与河蟹的食性相同,都是杂食性动物,以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鱼、虾、螺、蚬、蠕虫等都是它们喜爱的饵料,对腐臭的动物尸体尤感兴趣。如果池塘中克氏原螯虾的数量过大,势必会对河蟹形成激烈的饵料竞争,既争食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又争夺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造成河蟹因饵料不足,蜕壳不一致、规格大小悬殊。以每667米2年产克氏原螯虾16千克,克氏原螯虾的饲料系数最低为2.0计算,每667米2需要消耗河蟹饲料32千克,从而大大增加河蟹的养殖成本。
④残食蟹苗,降低蟹苗的成活率河蟹的生长是跳跃式的,通过不断蜕壳来增大个体大小与体重。刚蜕壳与正在蜕壳的河蟹,失去抵抗能力,极易成为克氏原螯虾的口中之食。而且河蟹蜕壳时,一般不在自己原来的洞穴中进行,而是选择其它洞穴或隐蔽场所,因而易误入克氏原螯虾的洞穴中,克氏原螯虾见有外敌侵入,会不顾一切与之拼杀,造成河蟹的断肢,增加蜕壳难度,甚至引起河蟹死亡,从而降低河蟹养殖的成活率。我们在河蟹养殖池的浅水处屡屡发现大量被克氏原螯虾残杀后残留下的软壳蟹尸体。
⑤威胁河蟹养殖池堤岸的安全经过实际测量200多例克氏原螯虾的洞穴,发现克氏原螯虾的洞穴深度一般在40~60厘米,约5%的洞穴深度超过1米,有两处2米宽的池堤完全被克氏原螯虾打通,出现漏水。这类情况在刚建成的养殖池中就如此严重,如果是进行了多年河蟹养殖后对堤岸的威胁就更大。因而,克氏原螯虾的大量出现会严重影响河蟹池的正常蓄水、防洪,容易使河蟹外逃。
(2)克氏原螯虾的防治措施
①池塘彻底清塘消毒河蟹养殖池应每年干塘清整,一般用生石灰100~150千克/667米2清塘消毒,以清除池塘中的克氏原螯虾、敌害生物、野杂鱼及病原体,尤其是在池堤四周不能留死角。池塘中的淤泥也要翻动,曝晒。
②杜绝外来克氏原螯虾苗的进入在放河蟹苗时,要严格检疫去杂,防治蟹苗带进克氏原螯虾苗。认真清除移栽水草中藏匿的克氏原螯虾苗。并要在河蟹池的进出水口设置50目的过滤筛绢,防止排灌水时虾苗的进入。
③人工捕捉克氏原螯虾在克氏原螯虾泛滥的河蟹池中应加大人工捕捉力度。在闷热、少风的晚上21~24时是克氏原螯虾上岸的高峰,人工极易捕捉到。或用地笼进行诱捕,一般一个地笼每晚可捕捉克氏原螯虾l~2千克。

第6题:

在长期的河蟹养殖过程中,逐渐对高品质的河蟹形成了这样的评判指标:()。


正确答案: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红膏

第7题:

盘锦的河蟹新稻田养殖技术最大特点在于()

  • A、开挖环沟
  • B、大垄双行
  • C、放养密度低
  • D、种植水草

正确答案:B

第8题:

稻田养殖的类型按种类、养殖结合形式划分,一般分为几种()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B

第9题:

“蟹大小,看水草”,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草栽种品种主要有:伊乐藻、()和苦草。


正确答案:轮叶黑藻

第10题:

河蟹的养殖方式及措施。


正确答案:湖泊围栏养蟹:水面围栏
池塘养蟹
稻田养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