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简述马铃薯块茎内部结构和淀粉分布规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马铃薯块茎内部结构和淀粉分布规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铃薯晚疫病会导致()。

  • A、马铃薯块茎数量减少和块茎腐烂
  • B、马铃薯块茎数量减少和块茎中毒素含量大幅度上升
  • C、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
  • D、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中毒素含量大幅度上升

正确答案:C

第2题:

块茎淀粉积累规律?淀粉含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积累规律:
(1)块茎淀粉含量自块茎形成之日起就逐渐增加,直到茎叶全部枯死之前达到最大值。
(2)单株淀粉积累速度在块茎形成期缓慢,块茎增长至淀粉积累期逐渐加快,淀粉积累期呈直线增加,平均每株每日增加2.5—3g。
(3)各时期块茎淀粉含量始终高于叶片和茎秆淀粉含量,并与块茎增长期前叶片淀粉含量、全生育期茎秆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即块茎淀粉含量决定于叶子制造有机物的能力,更决定于茎秆的运输能力和块茎的贮积能力。
(4)全生育期块茎淀粉粒直径呈上升趋势,且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影响因素:块茎淀粉含量因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栽培条件而异。晚熟品种淀粉含量高于早熟品种,长日照条件和降雨量少时,块茎淀粉含量提高。壤土上栽培较黏土上栽培的淀粉含量高。氮肥多则块茎淀粉含量低,但可提高块茎产量。钾肥多能促进叶子中的淀粉形成,并促进淀粉从叶片流向块茎。

第3题:

冬季贮藏的马铃薯块茎,其_____________。

A.淀粉含量增加

B.淀粉含量下降

C.蛋白质增加

D.可溶性糖下降


标准答案:B

第4题:

马铃薯全生育期需肥量最大的时期是()

  • A、幼苗期
  • B、发芽期
  • C、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
  • D、淀粉积累期

正确答案:C

第5题:

怎样避免马铃薯块茎开裂和擦伤损害?


正确答案: 选种晚熟品种时,应适宜早播种,根据秋季自然条件在马铃薯达到生理成熟后,适时早收获,避免寒冷天气收获马铃薯;对收获后的马铃薯要小心翼翼搬运,严禁过猛过快装卸马铃薯,要轻装轻卸避免块茎之间相互撞击和摩擦。

第6题:

马铃薯直径(x)和马铃薯单个块茎重(y)的相关系数r=0.8,表明马铃薯单个块茎重的变异平方和有64%是马铃薯直径的不同所造成。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马铃薯金线虫的分布,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的措施。


正确答案: 分布:主要分布在位于温带地区和热带较高海拔或近海地区,在欧洲和南美洲各国、中东地区、亚洲的日本、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的72个马铃薯产区
症状特点:发病植株在田间呈块状分布。
病株⇒生长矮小⇒茎细长⇒开花少或不开花;
叶片⇒黄化、枯萎⇒严重时植株早死;
根系⇒发育不良⇒根表皮受损破裂⇒结薯少而小。
开花期拔起根部,可见到许多黄色的未成熟雌虫露于根表面。雌虫成熟后变为褐色胞囊,作物收获后这些胞囊遗留土壤中。
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马铃薯金线虫发育的起始温度为10℃,发育适温为25℃,但在25℃以上发生量急剧衰减。适合在气候凉爽的地区发生。
检疫方法:产地检疫:
重筛过滤检验-30,60,100目筛,观察胞囊。
漂浮法检验-利用漂浮器。
挖根检验法-观察病根上球形雌虫和胞囊。
口岸检测:
隔离种植检查-获取根样,用立体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或用特异性的DNA探针来鉴定。
检疫处理的措施: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薯。

第8题:

马铃薯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在()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

  • A、幼苗期
  • B、发芽期
  • C、块茎形成和膨大期
  • D、淀粉积累期

正确答案:C

第9题:

马铃薯块茎


正确答案:是由葡萄茎顶端的接见极度缩短膨大积累养分而形成的变态茎。

第10题:

马铃薯块茎的()部位含淀粉最多。

  • A、形成层
  • B、髓部
  • C、周皮层
  • D、皮层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