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简述植物病害的流行要素及预测依据。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植物病害的流行要素及预测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植物病害预测的方法为()、()、()、()。


正确答案:综合分析法;数理统计预测法;系统模拟模型法;类推法

第2题:

简述园林植物病害流行的条件。


正确答案: 1感病树种的数量和分布,是病害能否流行和流行程度轻重的基本条件之一。
2在病害流行以前,有大量致病性强的病原物存在是病害流行的必备条件。
3病害能否流行,要看是否具备适宜的发病条件,以及适宜条件保持时期的长短。

第3题:

植物病害发生的三要素为:感病植物,()及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病原

第4题:

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致病力强传播有效的病原物、有大量的感病寄主存在、适易发病的环境条件

第5题:

简述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斑点: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成为形状、大小、颜色各
不相同的斑点;
(2)腐烂: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表现为点发性或散发性,由于组织
分解的程度不同,有软腐、干腐之分;
(3)萎蔫:植物局部或整株由于失水丧失膨圧使枝、叶萎垂的现象;
(4)变色:是植物发病后色泽发生改变;
(5)畸形:多数促进性和抑制性德病变都可能导致各种畸形病状。

第6题:

简述半知菌亚门所属各纲及与植物病害有关的主要目的形态特征及分类依据。


正确答案: 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中,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芽孢纲(Blastomycetes):营养体是单细胞或发育程度不同的菌丝体或假菌丝,产生芽孢子繁殖。
丝孢纲(Hyphomycetes):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体,分生孢子不产生在分生孢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腔孢纲(Coelomycetes):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丝孢纲真菌大多数是高等植物重要寄生菌,有些是人体的寄生菌或工业上的重要真菌。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记载的有1700属,11000种。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其它分生孢子。
2.丝孢目(Hyphomycetales或Moniliales)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
腔孢纲分2个目:
1.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真菌形成分生孢子盘;
2.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真菌形成分生孢子器。

第7题:

简述植物病害的爆发流行大多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失调所造成的恶果。


正确答案: 病原、寄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加上人的因素,构成了植物病害的四角关系,简称病害四角。这一概念在环境因素中突出了人的作用。
(一)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动平衡,使得寄生物与寄主之间相对稳定共处,寄主种群不致严重受害。
1.自然群落中物种多种多样,交杂混生,互为隔离,对寄生物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2.寄主与寄生物长期共同进化,已发展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并且寄主群体具有异质性,整个群体不致因寄生物的存在而严重受害。
3.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生相克,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其他物种对寄生物的寄生、捕食、抗生和竞争,大大削弱了植物寄生物种群的发展。
4.环境中的理化因素未必完全适合植物寄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二)人类活动造成生态失调
人工农林生态系统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种间和种内的多样性减少,品种选育和推广造成抗性单一化,带来遗传上的脆弱性。耕作和栽培措施削弱了自然防病因素或为寄生物造就了适生环境。因而生态环境被破坏,某些寄生物得以超常发展,酿成灾害。

第8题:

植物病害流行预测的依据主要包括() 、() 、实时信息和未来的信息。


正确答案:流行的规律;历史资料

第9题:

植物病害的预测


正确答案: 就是预先了解某种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轻重程度,从而决定预防的对策。

第10题:

植物病害预测的依据有哪些?


正确答案: 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状况等是最重要的预测依据。